肺系疾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系统搜集整理肺系疾病古籍文献,充分挖掘文献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对肺系疾病理论、防治的传承创新均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中医肺病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丛书之一。全书共八章,包括哮病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内服方药、外治法、预防调护与预后及医案等内容。每章均在较全面辑录和分析古代医籍文献的基础上,按朝代的时间顺序考释其发展源流,以反映历代医家对疾病认识的历史轨迹和演变过程;然后基于文献辑录的内容与源流考释的结果,对各章古籍记载或现代相关文献认识不一致及古籍有记载而现代未认识到的内容予以探析评述,并对评述所涉及的观点,均基于相关文献引证说明;最后列出全部引用文献的出处以备查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78.11-1981.08 内蒙古民族医学院 中医学
1985.09-1988.06 河南中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硕士
1990.09-1993.07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 博士1981.10-1985.09 郑州古荥医院 医师
1988.07-1990.09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1993.07-1996.01 河南中医学院科研处 副教授、主任科员
1996.01-1999.05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 教授、副主任
1999.05-2001.09 河南中医学院科研处 教授、处长
2001.09-2016.08 河南中医学院 副院长
2016.08-2023.10 河南中医药大学 副校长
2017.03-至今,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医肺病学主持"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19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300余篇、SCI、EI收录51篇。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组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届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河南省杰出科学技术贡献奖、中华医学会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获得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学科带头人,呼吸疾病中医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
目录
第一章 病名源流 1
第一节 文献辑录 1
第二节 源流考释 19
第三节 钩玄评述 29
参考文献 35
第二章 病因病机 39
第一节 文献辑录 39
第二节 源流考释 74
第三节 钩玄评述 109
参考文献 118
第三章 辨 证 126
第一节 文献辑录 126
第二节 源流考释 155
第三节 钩玄评述 197
参考文献 199
第四章 治则治法 205
第一节 文献辑录 205
第二节 源流考释 226
第三节 钩玄评述 235
参考文献 240
第五章 内服方药 244
第一节 文献辑录及源流考释 244
第二节 钩玄评述 376
参考文献 380
第六章 外治法 388
第一节 文献辑录及源流考释 388
第二节 钩玄评述 417
参考文献 422
第七章 预防调护与预后 425
第一节 文献辑录 425
第二节 源流考释 435
第三节 钩玄评述 443
参考文献 446
第八章 医 案 449
参考文献 493
附录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