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古茶莽林
定 价:69 元
本书为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项目绿色中国茶山行丛书之一种,从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出发,聚焦青山,落脚于全国茶山绿色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云南是国内主要的产茶大省和独有的普洱茶原产地,因地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全国范围内最具特色,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本书以景迈山为写作对象,共分为四个部分:千年万亩:景迈山初相 、走向世界:十年申遗路、茶祖在上:古村落景致、山居茶事:他乡故乡等。用文学的笔触,贯通茶山古今脉络,于茶山绿色发展中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成功路径,由知名学者、文化行者、行业领军人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道出中国绿色发展、云南生态文明、茶山产业提升的新时代故事。可读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和出版价值。
亲爱的读者朋友,当如此装帧清雅、赏心悦目的茶书摆到您的面前时,我相信您一定会喜欢的。而且,在一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日益繁劳的时代,这样优美的茶书,它是助您去烦放松、静心喝茶的佳友。 茶源于中国,从唐代起向海外不断传播,逐渐发展成世界性三大著名饮品之一,还在各国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古今中外,一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咏茶、论茶、研究茶。当下,随着茶产业的迅猛发展,虽然已有各种各样的茶书出版问世,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是许多人并不懂茶,茶文化距大众也有相当距离。尤其是在波涛汹涌、眼花缭乱的世界多元文化浪潮冲击下,不少人因缺乏引导而对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了解不多,认同也不够。虽然有识之士早就呼吁将茶作为国饮,但仍有不少人每每被流行于西方国家的可乐、咖啡等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所迷惑。此外,一些不良商家为牟取暴利而炒作天价知名茶叶,甚至有个别人的相关专著与文章把茶文化搞成了仅为极少数人把玩的玄文化,弄得神神秘秘、高深莫测,令许多普通人对茶饮乃至茶文化难免有些望而却步。 有鉴于此,为了让更多的好茶者愉快且明白地品茶,使更多的人喜欢喝茶,促进茶文化走出书斋、走下神坛、回归大众,一些富有远见的智者、机构等都在努力并付出着。 早在2020年底,作为这套茶书的主要发起人和策划者,我们当时设想的就是让本套茶书好读、好看、长知识,成为大家买茶饮茶的向导和认知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之实用助手。 所谓好读,是要用万众人都觉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书写,让大家一读就懂,读了就爱,毫不费力。我们不愿意把这些茶书写成玩弄各种抽象概念的理论著作,故而创作时,我们力求化繁为简,直截了当,适应社会大众需求。 因此,为了增强本套丛书的可读性,我们还致力于讲好中国茶故事。 纵观我国浙江、福建、云南、安徽、四川等众多产茶区,自古以来就都拥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茶故事。譬如,近些年异军突起的云南普洱茶,其独有的一大优势就是茶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故事。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保山这些云南茶叶主产区的各个山头,世代居住着一些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其中有几个还是人口较少民族,比如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在各自所生活的茶山中从古代起就与茶相伴,以茶为生,久而久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山民族文化。他们为我国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有意义的贡献。 所以,努力挖掘与整理好国内这些著名茶山背后的故事,是本丛书的一大着力点和亮点。 至于好看,我认为,就是书的装帧设计一定要美观,书内应多放图片。相较于其他书,在我心目中茶书应当而且更要好看。如今是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书必须图文并茂,如此才更能吸引人且有助于理解。所以,我们在每本书中都插入了大量的照片,这既增加了真实性、现场感,也是为了让大家在阅读尽量减轻看文字的视觉疲劳,读来轻松不累,如喝一杯茶汤明亮、回甘可口的普洱好茶。 同时,注意避免书的厚重,努力减轻读者阅读时的心理负担。要让读者不论是在上班路上,还是乘飞机、高铁途中都能携带方便。 与此同时,本丛书还希望帮助读者诸君、各位茶友在阅读后,能增长有关茶叶发展、茶山历史、民族文化以及风味品饮等方面的知识,助力大家懂得喝茶、好好饮茶。 有鉴于此,为实现上面的目标,我们要求丛书作者必须是对各地茶叶及茶山历史文化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就是说,对作者的要求较高。因为,只有高水平的作者才能为读者奉献出高品质的茶书作品。 当前,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均已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又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世界并不太平,国家间冲突不断,战争时有发生,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加剧,中华传统茶文化中的茶和天下之精神亟须得到进一步弘扬。 这里,我想起了美国著名汉学家梅维恒教授几句意味深长的话:尽管茶有益健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但从根本上讲,它不是草药,而是一天里的生活节奏,是必要的片刻小憩,是一种哲学。随着世界的喧嚣渐渐退去,地球越来越小,茶成了我们对宁静和交流的追寻。以这样的心情喝茶,健康、知足、宁静恒一的生活会一直伴随着你。 我们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茶友通过这套丛书,体验一次美妙的中国茶山之旅,从而更好地认识我国历久弥香、生机勃勃的茶文化,也期盼世界各地能有更多的人爱上茶、经常喝茶,让品茗提升做人的修养,增进身体健康,改善我们的生活!
范建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产业理论、节庆文化、茶文化、中国乡土文化等。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文化产业十家论集范建华集》《中国文化产业通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爨文化史》等十余部。曾获中国文化产业思想人物精英奖中国文化产业20年20人学术贡献奖,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授予民族文化保护与研究特殊贡献奖。
邓子璇,江西上饶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专业的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特色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政策演变等。
周丽,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传播、媒体话语等。
开篇的话 // 1 千年万亩:景迈山初相 // 7 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 9 世居民族与茶的故事 // 18 景迈柏联 // 25 高山上自带野韵的生态茶林 // 37 屹立千年的万亩古茶林 // 45 走向世界:十年申遗路 // 57 申遗之路初始:单霁翔的期许 // 59 满足申遗的条件:突出的普遍价值 // 63 十余年申遗的进程:政府的推动工作 // 72 蒋邵平的兴致:申遗的吸引力 // 79 村支书岩永的动员:提升当地居民的参与意识 // 87 南康大叔的支持:村民的意见领袖 // 98 茶祖在上:古村落景致 // 101 在云端:与天地对话 // 103 茶魂光塔:世居民族的文化空间 // 105 糯岗古寨:鹿饮水的地方 // 107 翁基古寨:茶祖的故乡 // 112 帕哎冷馆:芒景村寨的祖庙 // 116 茶魂台:民族文化的精神图腾 // 118 公主坟:七公主与布朗族的渊源 // 120 茶祖庙:民族文化的现代空间 // 122 芒洪八角塔:多教合一的独特景观 // 125 蜂神树:古茶林中的蜜蜂王国 // 127 茶魂树(茶神树):茶园的守护 // 128 山康(龛)茶祖节:呼唤茶魂的重大节日 // 130 饮茶与食茶习俗: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 // 132 社交礼仪:日常互动的茶俗活动 // 136 制茶:千年古法 // 138 古茶生茶、熟茶行茶法 // 141 哎冷山古茶品鉴 // 143 大平掌古茶品鉴 // 147 山居茶事:他乡故乡 // 149 岩恩:从不想待在这里到要让更多的人爱上这里 // 151 王莉夫妇:蜂神树下的不期而遇,是你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 164 玉班:归乡,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这片土地 // 181 施施:筑梦景迈,此处心安是吾乡 // 200 结语 // 212 后记 //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