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主义”是俄罗斯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特鲁别茨科依乃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甚至被称为欧亚
主义的“精神领袖”。本书是特鲁别茨科依在流亡时期撰写的6篇文章的合集,从政治、文化、语言等多个
角度阐明了欧亚主义的基本主张。本书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祖春明老师翻译,由中国人民大
学教授安启念老师作序,两位老师都是俄罗斯哲学和俄语翻译的专家,祖春明老师还为每一篇文章撰写
了专业导读,为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次翻译出版,俄罗斯欧亚主义思想的“教义手册”。“欧亚主义的精神领袖”特鲁别茨柯依关于欧亚主义的全面阐述,探索俄罗斯民族独特的精神特质,以及实现俄罗斯文化复兴的支撑力量。
★俄罗斯的历史道路探索:白银时代哲学思想家的闪光与振荡。欧亚主义既代表着俄罗斯民族对自主性意识的追求,也是当代俄罗斯构建地缘政治战略重要的思想资源。《欧洲与人类》一书,为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战略选择,以及更为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民族及其精神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价值。
★著名学者历时多年翻译修订,真实展示欧亚主义的思想内涵。作者特鲁别茨柯依明确自己站在斯拉夫派的立场上,从俄罗斯民族及其文化的独特性视角出发,阐明了古典欧亚主义的核心观点,即俄罗斯文明在性质上不同于西方文明,应该走与西方不同的“第三条自主性道路”。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是俄罗斯思想史最辉煌的时期,群星璀璨,百家争鸣,新思想不断涌现,令人目不暇接。除了革命民主主义、西欧主义、斯拉夫主义、民粹主义以及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这些我国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哲学成为俄罗斯研究的焦点问题,大量相关著作被翻译出版,其思想得到我国学术界高度评价。这些思想和理论当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得到学术界重视这一事实就是对其价值的很好证明。不过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有一种思潮我们常常提及但一直缺少认真研究,令人遗憾,它就是欧亚主义。
欧亚主义是十月革命后在流亡海外的俄国侨民中兴起并流行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1921年,一本名为《回归东方·预言与现实·欧亚主义者的主张》的文集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出版,标志着欧亚主义的诞生。此后大量相关著作问世,在侨民中引起激烈争论,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争论之声趋于沉寂,作为一种学说或思潮,欧亚主义不复存在。欧亚主义的理论焦点是俄罗斯的发展道路问题。其实这也是自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十二月党人起义”和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争论兴起为标志的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觉醒以来,知识分子在一个世纪中不懈探索的中心问题。俄罗斯原本是纯粹的欧洲国家,但它地处欧洲东端,公元10世纪接受东正教,深受带有东方色彩的拜占庭文化的影响。13世纪蒙古人占领俄罗斯,随后实行了长达200多年的统治,俄罗斯吸收了大量亚洲元素,其思想观念、国家制度中的东方色彩愈加浓厚。1582年俄罗斯人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亚洲,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不断向东扩张,直到占领地处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俄罗斯成为横跨几洲的大国,而且大部分领土处于亚洲。在这样一个国家,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于18世纪初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用强制手段把俄罗斯推上了西方化的道路,在此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俄罗斯。此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东西方文化在俄罗斯的激烈冲突。俄罗斯向何处去?东方还是西方?这成为数百年来困扰俄罗斯人,并使之寝食难安、引发分歧与对立从而争论不断的基本问题。自帝国时期以来,俄罗斯的国徽便是一只手握权杖、脚踏地球、左右张望的双头鹰。文化上兼具东西方特征,精神上被向东还是向西的问题撕裂,这在国徽上得到形象的体现。俄罗斯向何处去的问题贯穿19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化与政治发展的全部历史,在“十二月党人”运动、西欧派与斯拉夫派的争论、民粹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中,尤其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等人的文学创作中,在19世纪70年代问世的俄罗斯哲学论著中,包括在20世纪初兴起的作为俄罗斯民族骄傲的“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哲学”中,都有生动体现和深刻分析。欧亚主义聚焦俄罗斯发展道路问题,势在必然,不足为奇。它只是100多年来俄罗斯文化与社会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既然如此,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存在了不到20年的欧亚主义,为什么今天值得我们关注?这与欧亚主义的特点有关。
欧亚主义与俄罗斯其他社会历史理论一样,集中思考俄罗斯的发展道路问题,关注俄罗斯与东方、西方世界的关系,而且与其他理论一样认为俄罗斯对于人类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不同之处在于,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欧亚主义者看来,这次战争标志着欧洲文化的死亡,因而欧亚主义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拒斥。更重要的是,欧亚主义对俄罗斯和欧洲各自的特点做了深入分析,以此作为其全部理论的基础。关于俄罗斯,它强调俄罗斯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其自身把东方因素与西方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俄罗斯所处的地理空间既不是欧洲,也不是亚洲,而是“欧亚洲”。地理环境、气候、生物种类等方面的特点构成俄罗斯各民族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形成特殊的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形成各民族在历史、文化、心理、宗教观点、情感、语言方面的共同性以及牢固的政治联系。这种综合考虑地理、历史联系并把俄罗斯作为统一的欧亚国家的观点,是欧亚主义为俄罗斯社会研究提供的独特角度,使人们能够对其过去、现在与未来做出新的思考。至于欧洲,欧亚主义并不否认其文化的价值,但是反对赋予它适合于全人类的普遍意义。尼·谢·特鲁别茨柯依认为:第一,没有客观证据可以证明欧洲罗马-日耳曼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第二,一个民族不可能完全接受另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第三,一个民族即使能够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中,这对它也不是善,而是恶。基于这样的认识,欧亚主义者对把俄罗斯强行推上欧洲化道路的彼得大帝提出强烈批评,同时他们又与同样批评彼得改革的斯拉夫派有所不同。他们认为斯拉夫各民族事实上没有共同的人类学的、心理学的基础,没有共同的斯拉夫文化。基辅罗斯只是欧亚各民族,也即俄罗斯各民族文化的摇篮,真正作为整体的俄罗斯欧亚文化,是在成吉思汗帝国统治时期首次呈现出来的。成吉思汗使欧洲和亚洲各民族在地理、种族、经济、政治上统一起来,形成由他领导的国家体系。蒙古人的帝国解体后,俄罗斯本能地不断努力恢复这种统一,希望成为成吉思汗遗产的继承人。
这样的思想的确为认识俄罗斯的历史与未来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欧亚主义者认为俄罗斯兼有东西方的特点,因而对东西方文化都做了肯定。但是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其特点主要是“从东方看”,突出俄罗斯文化的东方色彩,警惕、批判、拒斥西方的扩张。他们把西方文明以人类普遍价值自居的傲慢做法,视为对世界其他民族的侵略,是一种殖民主义。他们认为罗马-日耳曼人把俄罗斯看作潜在的殖民地,俄罗斯走西方化的道路只能使自己事实上沦为欧洲文明的殖民地。他们提出:“领导自己的亚洲兄弟们共同反对罗马-日耳曼人和欧洲文明,只有这场斗争的胜利,才是拯救俄罗斯的唯一希望。”由此出发,欧亚主义者对国家主义、集体对个人的优先地位,甚至强制对社会施以意识形态做了正面评价。因为这些是与俄罗斯文化中的欧亚主义特征,与它的东方性相吻合的,是有客观合理性的。遵循这一思想,部分欧亚主义者认为布尔什维克政权,即强有力的国家体系是合理的,不能简单否定。这一结论是许多俄罗斯侨民完全不能接受的。
欧亚主义很快销声匿迹,说明它并不是改造俄罗斯的现实方案,但是不能由此否认它的价值。相反,在今天,现实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提示我们,有必要认真回顾这一社会思潮。欧亚主义是纯粹由概念分析和逻辑思维建立起来的思想或学说,本身就不是实践方案,也正因为如此,它能穿透实际生活的层层迷雾,抓住问题的本质,表现出巨大的解释能力,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欧亚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文化不能照搬,俄罗斯社会发展一定要从俄罗斯文化的特殊性出发;地理和历史使然,横跨欧亚两洲的俄罗斯内在地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其中蒙古人统治带来的亚洲文化因素更为重要;不能全盘接受欧洲文化,那将使俄罗斯沦为欧洲文明的殖民地。怎样评判这些思想有待讨论,我本人认为它并非无懈可击,相反,可以商榷之处甚多。但是最有发言权的是生活实践。
[俄]尼·谢·特鲁别茨柯依(Н.С.Трубецкой,1890—1938),俄罗斯语言学家、思想家。古典欧亚主义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现代功能音位学派奠基人之一。
译者:祖春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中亚国家研究部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学会俄罗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001 欧洲与人类
101 俄罗斯问题
127 我们与他们
153 真假民族主义
177 俄罗斯文化的顶层与底层——俄罗斯文化的民族基础
209 巴别塔与变乱的语言
233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