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符号传播与话语建构

符号传播与话语建构

定  价:9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28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林新著
  • 出版时间:2023/11/1
  • ISBN:9787522802152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269.407 
  • 页码:285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24cm
9
7
8
8
0
7
2
5
1
2
5
2
2

读者对象: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者,语言学、符号学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本专著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XW031)的最终成果,研究的主题是中央苏区的符号传播体系与其话语建构之间的关联。 首先,研究在理论体系上做了两大带突破性的阐释:一是以语言学的离散系数(CV1和CV2)来测定社会语言集团的整合情况,将语词共现分析提升到社会学研究的层面;二是基于符号学分析符号内在结构的各种经典模式,将符号分析引向动态矢量分析模式,并为符号学介入新型数据(大数据)分析打开了一条通道。 其次,研究对苏区的符号体系与话语建构做了4个维度的关联解析:①以“苏维埃”一词为核心,梳理了1920-1931年间的中共中央文件中,考察了中共语用中从“苏维埃”到“苏区”的语词演化史,特别考察“苏维埃”这个外来语词的本土化过程,并以此描述中国共产党构建苏维埃政权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史;②选择《红色中华》和《斗争》的头条标题、井冈山和赣南的标语为样本,对其语词按词性进行切割分析,基于各组共现语词的频数透视苏区话语建构中形成的核心语码体系,并对焦点语词组合里呈现的苏区社会整合情况,包括整合的层次和方向等,做了语言学和统计学上的描述。③以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大时代为背景,在《新青年》与《红色中华》之间,选择14家中共出版发行(含参与)的报刊为样本,以数据描述出中共话语建构系统对语境和受众的适应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和本土化。④以大媒体观和互文性理论为基础,选择苏区报刊、标语等传媒上的视觉符号,进行图像学的解码分析,并选择邮票、货币等日常生活媒体上高频共现的视觉符号进行互文性分析,阐释苏区符号传播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研究的最后结论是苏区的符号传播体系在苏区的话语建构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苏区话语建构的工具,还是苏区话语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促成者,在中国共产党整合苏区社会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苏区的符号体系带有大时代背景的特征,还呈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语言集团的言语特征,并且这种集团言语特征是在其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中逐渐形成的。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