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成长等方面的主要心理问题,凝练出认识自我、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网络心理、职业规划、珍爱生命等主题,运用健康心理学的思想,通过“导入故事”“知识要点”“心理导航”“反思体验”等教育环节,旨在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面临的心理问题,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培育健全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主动发展。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作为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助读物,适合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高等教育管理者及相关工作者阅读。
本书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出发点,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核心目的,关爱心灵,砥砺前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积极向上、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主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体系。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塑造良好个性,发展和谐心理,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勇敢面对自己,善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合理管理情绪,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科学地运用网络,呵护珍爱生命,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
本书的编写目的正是要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乐于“助人自助”、善于解决心理问题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同时也为家长和老师们拓宽一个认识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渠道,让他们及时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重点培养。家校共同引导、教育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求、身心健康的人才。
本书设置了“导入故事”“心理导航”“知识链接”“心理自助训练”等栏目,使大学生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提高自己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常荣,女,副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智能科技融学院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黄琳,女,博士,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书记,主要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高亮,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心理健康。现任教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要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目录
1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1
1.1 谁懂你的心1
1.2 成长“助长剂” 11
2 认识自己18
2.1 我就是我18
2.2 我爱我29
2.3 破茧成蝶40
3 学习心理48
3.1 我的大学轨迹转向何方48
3.2 学习的“发动机” 53
3.3 打通学习的“任督二脉” 58
4 情绪管理67
4.1 情绪“温度计” 67
4.2 做最好的自己78
5 人际交往92
5.1 大学生人际交往——做一个受欢迎的人92
5.2 宿舍人际——让相处不那么难103
5.3 班级人际——让学涯不孤单111
6 爱情与性119
6.1 问世间情为何物119
6.2 如果爱, 请深爱133
6.3 私密之约——性心理健康141
7 网络心理147
7.1 你是低头族吗? 147
7.2 不做网络的超级粉丝155
7.3 我们都爱“坏消息” 165
8 我的未来我做主172
8.1 丈量自我172
8.2 职业发展规划188
9 生命教育205
9.1 生命的绽放205
9.2 呵护生命之花213
参考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