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数年来在生活中有感而发之作,所收文章大多已在在公开报刊上发表。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感怀之什”用诗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充满哲理和智慧;“岁月漫忆”主要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怀旧而不悲苦,给人以美与温情的体验;“履痕处处”为一组游记,作者用独特且敏锐的视角描述所游之处,诗情画意和幽思妙趣蕴含在文字中,意象随意灵动,意境平和恬淡;“社会走笔”侧重从教育、读书、治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表达作者的认知、关切和求索,分析深入,眼光独到,发人所未发,有启发借鉴意义;“论学杂稿”以讲义的方式传道受业解惑,体悟真切,论述精当。全书导向坚定向上,语言颇具神韵骨力,可读性强,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贺志辉,男,中共党员,1964年12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南充师院(现西华师大)中文系,省语言学会会员。在阿坝师专、岳池师范任教后,先后担任县级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现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主研并亲自全程答辩的课题“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促进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教育”获四川省政府一等奖。出版有文集《闲功夫》(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社会保险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9月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感怀之什
我们 2
梦 5
白发 7
做豆腐 10
岁月漫忆
回忆父亲 14
儿时的劳动 18
再忆父亲 24
童年的游戏 28
难忘猪肉香 32
陋室四迁 37
大学生活杂忆 40
要是母亲在就好了 45
岳池师范点滴 49
我经历的基础教育 67
岳池的早餐 70
蒋二妈结婚 76
岳池的闷热 83
回首穿着 89
儿时过年 98
铭心刻骨的二十七个小时 111
生猪户口历史说 116
履痕处处
县城春晨 120
余家河公园 124
峨眉滨河公园 127
静雅斋 132
龚滩古镇行 136
桃花源 141
龙湖公园 147
社会走笔
教育需要在平淡中坚守 154
闲谈喝茶 156
离不得贪不得的酒 159
北师广校赋 162
经典是阅读的主食 164
语文教学必须拿起阅读的武器 167
让读书成为经典版时尚 170
读书与吃饭 173
如何成为卓越教师? 177
读书是气质最好的保养品 181
三修族谱序 184
书中有什么? 186
读书需要好习惯 189
如何当好中层干部 193
城市文化标识有赖于传承和培育 200
做有效的德育 203
让转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207
吃:从“盼”到“讲究” 215
在服务社会中优雅体面地老去 219
从与女性的纠葛中看徐志摩的道德困境 223
无规矩不成方圆 235
在超越“小我”中成就“大我” 238
把家庭铸造成拒腐保廉的堤坝 240
坚定信心跟党走 243
幸福“耳朵” 245
也谈“两个半人” 248
谈民国学界狂人 251
阅读 点拨 效仿 261
施政如治家 265
过年的根魂需要留住 268
年轻干部成长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270
民办学校路在何方? 274
人生需“四得” 277
让全民真正阅读起来 280
师范教育应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284
论学杂稿
散说散文的特点和写作 290
谈材料写作 297
教师治学必须做好“四大功课”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