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 价:56 元
当前图书已被 37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 郭耀纯 等著
- 出版时间:2023/10/31
- ISBN:9787504779199
- 出 版 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72
- 页码:24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调查研究,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IMVP)"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所谓精益管理,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
随着精益生产拓展到整个产品价值流,精益管理也不再限于生产管理,而是拓展到研发、设计、技术、供应、设备、销售等各个层面。
本书对精益管理的理论及实践工具进行了介绍,利用第一篇基本介绍精益管理的相关理论后,用大量篇幅讲解精益管理的应用。包络介绍了精益屋中的工具,以及精益管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
精益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追求高效率、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作者在此书中通过一个基本思想、 两大支柱和三大基础详细地讲述了精益管理,帮助初步接触精益管理的读者系统的理解精益管理。
自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发明了丰田生产方式以来,准时化的思想和方法在日本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后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将其提炼、总结为精益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并出版成书,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推广和应用。
现在,人们不论是去企业参观,还是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甚至是去餐馆吃饭,都可以看到很多与精益管理相关的标语和元素。尤其是去过日本旅游的朋友,更是能深切体会到精益管理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说起精益管理,很多人各种名词张口就来,如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TPM(全面生产维护)、看板等,但是要让他们系统地介绍一下精益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却又说不清楚。我们在参观很多工厂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有的工厂感觉什么精益工具都在用,到处是标语,但是就是没看到它们发挥作用。这些工厂很多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直接照搬,对每个工具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了解,也就谈不上系统运用,所以精益管理自然就无法发挥作用。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初步接触精益管理的朋友系统地理解精益管理。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溯源性。本书详细描述了多种精益工具的历史渊源。日本企业非常善于吸收其他国家企业的理论和方法,并加以优化,然后发展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精益管理也不例外,精益管理借鉴了很多美国的管理思想和工业工程的方法,如果能够了解这些精益方法和工具的出处,就会更容易理解精益工具和精益管理系统的运行逻辑。二是系统性。本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精益工具的逻辑关系。
精益管理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思想、两大支柱和三大基础。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准时化生产。准时化生产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产品,并且在达成此要求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消除浪费来降低经营成本。两大支柱是自働化①和准时化。三大基础是持续改进(持续改善)、稳定性和全员参与。
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产品,并且保证成本尽可能低,这是精益追求的结果。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
在工业领域,影响产品质量和数量的核心要素是4M1E,“4M”指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1E”指Environments(环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只有控制好了4M1E的质量,才能控制好产品的质量;只有控制好了4M1E的投入,才能在满足客户数量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因此,两大支柱和三大基础围绕4M1E展开,先保证4M1E稳定,再提升4M1E质量和按照客户需要的节奏来控制4M1E的数量,从而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通常,准时化生产分解为QCDMS五个方面,QCDMS是指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期)、Morale(士气)、Safety(安全)。
从理论上来说,精益管理的技术系统是按照固定的顺序来构造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因为每家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推行精益管理和选择精益工具并不需要按照固定的顺序,企业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适合企业的精益策略。
郭耀纯
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MBA
2005年获得六西格玛黑带认证2012年获得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认证PMP
2016年获得500强企业认证“金牌培训师”
2016年获得六西格玛黑带大师认证证书
超过16年的企业大型项目统筹和实战经验。擅长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等系统化方法论与企业运营管理紧密结合,为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国内上市公司提供绩效提升管理咨询,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培训、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显著改善运营质量和效率。
第一章 精益管理的起源 / 1
第二章 什么是精益 / 9
第三章 精益管理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 / 21
第四章 精益管理的实施方法和推广情况 / 29
第五章 价值流图 / 35
第六章 5S / 55
第七章 目视化管理 / 61
第八章 TPM / 69
第九章 标准化作业 / 81
第十章 安灯系统 / 99
第十一章 防错法 / 107
第十二章 PDCA 和 A3 报告 / 117
第十三章 精益布局设计 / 127
第十四章 SMED / 137
第十五章 通过看板系统实现拉动 / 145
第十六章 持续改善 / 153
第十七章 精益策略部署 / 169
第十八章 精益企业指标体系和评估 / 177
第十九章 精益供应链 / 185
第二十章 精益管理与智能制造 / 195
第二十一章 精益管理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201
第二十二章 精益管理在金融服务业的应用 / 211
第二十三章 精益管理在医院的应用 / 219
第二十四章 精益管理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 225
自人类社会出现后, 不同区域的人群就按照各自的生活方式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繁衍生息。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生产方式不断改进, 产生了重要的变化。 总的来说, 人们经历了三种生产方式, 即手工生产方式、 大规模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
一、 手工生产方式
手工生产方式出现的时期较早, 流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 主要以小批量和定制为主, 此时, 生产者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产品, 产品一般都是单个生产的, 费时费力, 每个产品不能保证完全相同, 一般质量有差异, 制作周期长且成本高。
例如, 唐代诗人元稹在其 《织妇词》 中就描写了古代劳动妇女织布的场景: “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 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 上有蜘蛛巧来往。” 这时产品生产耗时长、 成本高, 个人的经验和技术对产品有决定性的影响, 主要依靠约定俗成的行规进行管理。 手工生产方式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商品定制化
这个时期的商品呈现高度的定制化特征, 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做的, 很少有批量生产的情况。 例如, 现代服装行业能实现批量化生产, 而在当时, 人们想要购买一件衣服, 要从购买布匹开始。 经过量身、 制作等步骤, 一块布匹才能成为合身的衣服。
2. 工具简单化
在手工生产时期, 并没有所谓的机械化大作业, 没有大机器、 大厂房。 工人们用相对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 例如, 在当时要制作一件家具,要用到刨子、 锯子、 角尺、 锤子等, 这些工具能够辅助工人完成产品的生产。然而这些简单的工具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低,产品质量并不稳定。
3.工人熟练化
工人的熟练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工人成了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手工作坊必须保证自己店里的产品出自熟练工人之手。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人们通常会采用师徒制的管理方式,让师傅带徒弟,手把手传授,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4.质量责任化
在那个时期并没有完整的作业流程和质检工序,主要由制作工人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因此,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责任心和技术能力。例如,唐宋时期的陶瓷制品上,很多就刻了工匠的名字,其中,宋代磁州窑有一件白地黑花枕,枕上留有“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枕底留有“张家造”,这款白地黑花枕就标明了时间、匠人名、作坊名等。
二、大规模生产方式
大规模生产方式发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用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技术有了质的提升,生产效率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规模生产方式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标准化程度高
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流行使得商品的标准化成为可能。例如,福特汽车有一款车型一共卖了一千五百多万辆,这款汽车直到现在还保持着单车型的销量冠军纪录。那么福特汽车在制造这款汽车的时候,就需要保持高度的标准化,这样才能使得用户买到的汽车一模一样,用户才愿意根据这款汽车的功能去购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