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第一章的“活着”到最后一章的“死亡”,共36个章节,包括思考篇、开悟篇、境界篇三大部分。思考篇包含活着、梦想、选择、能力、时间等12个章节,阐述了活着就要有梦想,只有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努力创造价值,方可笃行致远,不负韶华。
思考篇
章活着
章 梦想
第三章 选择
第四章能力
第五章时间
第六章强弱
第七章情绪
第八章虚荣
第九章恐惧
第十章着相
第十一章心态
第十二章改变
开悟篇
第十三章 内心
第十四章当下
第十五章沉默
第十六章傲慢
第十七章谦卑
第十八章谎言
第十九章客观
十章痛苦
十一章幸福
十二章人
十三章 无常
十四章 静心
境界篇
十五章格局
十六章阅读
十七章孤独
十八章道心
十九章 逆思
第三十章放下
第三十一章不争
第三十二章修养
第三十三章慈悲
第三十四章天道
第三十五章灵魂
第三十六章死亡
章活着
除了思想,人跟动物还有其他区别吗?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从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这个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这一关于人生的之问便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释。
直白的解释是“从娘胎里来,活好这一辈子,到坟墓中去”。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这一点已经足够,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过的。如果深究下去,娘从哪里来?祖先又从哪里来?教科书上给出的答案是初的人类是从猿化而来的。那么猿猴又从哪里来?倘若一直追问下去,也只能由达尔文等生物学家去研究了。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有“造人”之说。哲学层面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如柏拉图①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每个人都是的理念世界当中的“人”的仿制品,每个人的灵魂都来源于的“人”的仿制品,每个人的灵魂都来源于的理世界。老子①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万物皆来自于虚无,我们可以解读为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
不管怎样,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宣告了一个生命的诞生,这在本质上跟其他动物的出生没有什么区别。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里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毁灭;一口气,一滴水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人的脆弱,跟其他所有生命一样,有生有死。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人的,可以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同时还有的认知能力,能认识宇宙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