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中医临床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共10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本次整理以叶氏广勤堂影元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以及《灵枢》、《素问》、《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王叔和魏晋间医学家。西晋著名的医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二是著述《脉经》。
卷第一 / 1
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 /1
平脉早晏法第二/ 3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 3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4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5
持脉轻重法第六/ 5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 6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7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 8
平虚实第十 / 10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11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11
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 / 12
平人得病所起第十四 / 15
诊病将差难已脉第十五 / 16
卷第二 / 17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 17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20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26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八脉为病不在十二经,
故以系此卷之末/ 31
卷第三 /34
肝胆部第一 /34
心小肠部第二 / 37
脾胃部第三 /40
肺大肠部第四 /45
肾膀胱部第五 /49
卷第四 /53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53
平杂病脉第二 /59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63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 64
诊损至脉第五 /65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 /70
诊百病死生决第七 / 71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 77
卷第五 /79
张仲景论脉第一/79
扁鹊阴阳脉法第二 /80
扁鹊脉法第三 /82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83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 /87
卷第六 /93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93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96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97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 101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102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105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107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 / 110
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 /111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 114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115
卷第七 / 11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一 / 116
病可发汗证第二/120
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124
病不可吐证第四/127
病可吐证第五 /128
病不可下证第六/129
病可下证第七 /134
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 /138
病可温证第九 / 146
病不可灸证第十/147
病可灸证第十一/147
病不可刺证第十二 /148
病可刺证第十三/149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152
病可水证第十五/154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155
病可火证第十七/ 157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
第十八 / 157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 /160
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 /162
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 /163
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 / 164
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165
热病脉损死日证第二十四/165
卷第八 /166
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166
平湿脉证第二一作痉 /166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 /169
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170
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 / 171
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 /172
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173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174
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179
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第十 /182
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182
平五脏积聚脉证第十二 /184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186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189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 /192
平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第十六 /196
卷第九 /198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 /198
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199
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 /206
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 207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 211
平咽中如有炙脔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 /213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214
平妇人病生死证第八 /215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216
卷第十 /217
手检图三十一部/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