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构建了农业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突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研究了本课程理论内容中的涉农部分,在教学大纲(以2021年修订版为准)规定的范围内,围绕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把理论教学和“三农”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涉农专题设计。
新时代,农业院校的发展需要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自觉为广大农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贡献。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输送服务“三农”人才队伍的重任,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彰显院校特点,摆脱枯燥的理论灌输,回归校园文化活动,连接社会时代生活,激活理论教学的生活意蕴,使培养的农业人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方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基于服务“三农”的历史逻辑和专业优势,农业院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爱农村、爱农民”的服务优势,便于形成人才培养和时代需求对接的良性互动,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农业院校社会角色意识,积极建构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核心的教育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农业院校在培养乡村科技人才队伍、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协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从理论真实、历史真实和逻辑真实走向现实真实,教育客体所处的真实生活场域,将决定教育客体是否能够接受主体的教育。因为只有“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得到环境的支持和验证,被客体认可与接受,客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相关能力得到增强,或者客体形成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并能反映正确价值观念的奋斗目标、理想追求”,学校的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才能实现。为了保证农业院校培养的农业科技人才不至于大量流失,除一些农业专家提出的宏观激励政策外,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在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服务“三农”、奉献“三农”。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这些资源,进行观念教育,利用校园文化生活去创新农业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
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满意,农业院校的教学实效性不理想等问题,只有通过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才能向生活世界回归,除了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整合农业院校自身的文化生活资源外,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努力创设贯通个人世界、生活环境和时代氛围的教学情境,构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话语体系,才能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农业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系建设》: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进入新世纪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党的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国家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还要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进入新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大国关系深刻变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科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善于从国际、国内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相互影响中把握发展全局。还要看到,长期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或者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出现了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暴露了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主要国家纷纷反思和调整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是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03年7月,胡锦涛在全面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经验时指出,要更好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2003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