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四面环水的村庄,他是父母的第十个孩子。
作为家里最小的男孩,又被爹娘唤名老害。
穷日子给予他两个潮湿的翅膀:饥饿和孤独。
春夏秋冬,出没在村庄的虫子是他的玩伴,是他的敌人,是他的玩具,是他的食物,也是他的零花钱。
因为孤独和饥饿,他只能和蜻蜓、天牛、屎壳郎、蚂蚱、蚂蟥等小虫子们为友为敌。
在与乡村虫子们的拉锯战中,野蛮生长中的他体验到了世界的奥秘和生活的百味。
没有宏大的叙事,但有丰富的触角和探究;没有苦痛的停留,只有世间万物相互照应的幽默。文字轻松活泼,延续了《小先生》的汉语之美,是庞余亮版《昆虫记》,亦可作为《小先生》的童年前传,用含泪的微笑偿还了童年的所有神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昆虫记》
我有许多书。
但喜欢的书就那么几部。
我特别喜欢的书中,肯定有一部《昆虫记》。
我太喜欢法布尔的《昆虫记》了!
怎么个喜欢法?悄悄告诉你们,我买了三本《昆虫记》。一本在办公室。一本在床头柜上,一本在卫生间里。我完成了古人所说的马上,枕上,厕上之两上。
无论多么烦恼,多么疲惫,甚至是多么地膨胀……只要拿到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就会清醒过来。
那些虫子们争先恐后的,像精灵老师,在给我敲记忆的黑板:
你把我们给忘了吗?
我当然没有忘记。
那些我和我的虫子们单独相处的日子。
在那个四面环水的村庄,我是我父母的第十个孩子。父母都是一个字不识的文盲,穷日子给予我两个潮湿的翅膀:饥饿和孤独。
但再孤独的人也有自己的财富我的虫子。
春夏秋冬,出没在村庄周围的它们是我的玩伴,是我的敌人,是我的玩具,是我的食物,是我的零花钱。
无穷无尽的虫子们,无边无际的童年。被饥饿和孤独拉长的童年里,幸亏有那些小虫子,它们就像那些好书上的字,全是命运派遣过来慰藉我这个苦孩子的糖果呢。
是的,后来,我爱上了读书,在读书中知道,地球上的虫子太多了,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是两亿只!
为了写出这两亿只小虫子,我又爱上了写作。
但我一直没有写出我的小虫子。
我需要继续阅读,阅读更多的书,比如《昆虫记》,我需要一把钥匙把我的生命打开。
果真,到了2022年,我写出了这一批小虫子。就是这些白纸黑字的小虫子。等待好久了。从童年到中年。但好饭不怕晚啊,我很担心我的文字比不上那些既老实又狡黠的小虫子们。
如果要说《小虫子》的写作收获,我想了想,应该有三点:
第一,生活奖赏的是有心人,你要学会挖掘与你生命有关的素材。
第二,每个人都不是天才的写作者,要学会挖掘,就得学会反复的自我训练。
第三,写出好作品,需要大量的阅读,比如我读了好多年的《昆虫记》,我就写出了属于我自己的,一个苦孩子的《昆虫记》。
所以,一起加油吧,这个世上爱虫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昆虫记》呢!
庞余亮,江苏兴化人。早年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做过15年教师和5年记者。《南方周末》散文写作训练营导师。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著有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小先生》等。
儿童文学作品《小不点的大象课》《神童左右左》《躲过九十九次暗杀的蚂蚁小朵》《看我七十三变》等,深受孩子喜爱。
有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曾获童话金翅奖、孙犁散文双年奖、万松浦文学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庞余亮的散文清新细腻,地气盈盈,是文学根植于生活结出的神奇果实。
毕飞宇、马爱农等名家对其作品赞誉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