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本书纵向上选择18位心理健康研究术有专攻的心理学大师为“目”,横向上则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与认知主义学派为“纲”,“纲举目张”。从精神分析学派考察,包括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鲍尔比、阿德勒和安娜•弗洛伊德六人,他们对心理健康研究及其心理治疗的开拓性贡献,可圈可点;从行为主义学派考量,包括沙赫特、艾森克、卡特尔、塞里格曼和沃尔普五人,他们在心理健康及其行为矫正、心理治疗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仍余音绕梁;从人本与认知主义分析,包括罗杰斯、马斯洛、奥尔波特、路特、伯科维茨、詹尼斯和拉扎鲁斯七人,他们以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为心理健康创新性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本书各章主要内容就此定位在“大师生平•学术背景•理论解析•思想评价”上,旨在向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18位心理健康大师学习、致敬,试图从大师们的著述和研究中,和读者一起寻找曾经失去的“经典家园!”
书桌上放着“老学生”俞国
良教授近几年撰著的几部“新
书稿”,感慨良多。
一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弹指一挥问,已有26年师生
情缘,可是往事历历在目啊
。现在,50多岁的老学生叩
请将奔“八”的老导师命序,
时不我待,于是欣然为之。
应该说,俞国良教授是中国
心理学界一位有学术造诣、
有社会影响力、有责任担当
的心理学家。然而,为什么
国良能成为这样一位颇有建
树的学者呢?我想有三个原
因:第一,他曾长时期接受
心理学的正规教育。他是原
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心
理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是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
所的博士研究生。这充分表
明了正规专业教育对国良的
发展,尤其是他的创新精神
起到了一个奠基作用。第二
,他善于纳新。国良于1993
年9月当了我的博士生,因
成绩优秀而提前答辩。1995
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授予他
心理学博士学位.其中有一
年他赴美国佐治亚大学进行
联合培养。在这一年中,他
为博士论文的创新吸收了国
外大量的新材料、新文献、
新研究.并把这个特点一直
贯彻到现在的研究和他对博
士研究生的培养上。第三,
他勤奋刻苦。国良是一个从
农村长大的孩子,二十多年
风风雨雨的求学生涯铸就了
他勤奋刻苦的秉性。我清楚
记得,他在他的第一部专著
《校园文化导论》后记中反
复强调自己是一位农民的儿
子;在2000年7月18日中央
电视台《东方之子》的专访
中,则多次向主持人白岩松
阐述勤奋对于成长成才的重
要性。国良就是凭着这种吃
苦耐劳的“拼命三郎”精神,
严于自律和勤能补拙的正确
心态,为日后发展打下了良
好基础。
二是感慨无论做人做事还
是做研究做学问,“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实乃至理名
言。现在摆在我案头的几部
新书稿(即“心育研究”系列
),是国良在多年调查研究
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
报告,其**的亮点在于一
切从调研中来,一切从实践
中来;其**的创新在于理
论探索和政策研究的统一,
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的结合
。因此,国良在心理健康教
育领域是拥有“发言权”的。
与此同时,他是教育部高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
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
会秘书长,以及国家卫生健
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
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可以说
。不仅他拥有“发言权”,而
且他的“发言”还是十分重要
的!几部新书稿虽然内容不
同,各有侧重,但互相之间
交叉渗透,统一于理论与实
践的相互促进之中,统一于“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之中
,统一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的建设之中,统一于回应新
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期待
之中。据我所知,这可能是
他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一
次集中“发言”。
在研究问题上,强调学术
问题与实践问题相结合。选
题是开展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既存
在着学术问题,也存在着实
践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
了解心理健康的前因后果,
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展
的一般规律,这属于心理健
康教育研究中的学术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实践
中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这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的实践问题。国良开展的
系列研究,既对心理健康教
育的学科地位、理论思想、
研究趋势、发展路径等一系
列问题从学术上予以了回答
,也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
提出了能够指导实践的具体
对策。按照他的观点,心理
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是“跨学
科的交叉融合式的应用基础
研究”,这一属性决定了心理
健康教育研究应兼具理论意
义与实践关怀。
在研究视角上,重视宏观
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从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
史看,其进步发展依靠的是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
而上的实践探索之间的相互
作用。国良作为教育部多个
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件的起
草人,能够从宏观的视角把
握心理健康教育全局,从政
策制定的角度探讨心理健康
教育的发展。他的系列研究
并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
一个孤立的研究领域,而是
在社会心理服务和思想政治
教育的框架下,在“立德树人
”和“幸福中国”的目标下对心
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这种
高站位可以让我们“鸟瞰”心
理健康教育。另外,它也处
处体现着自下而上的微观视
角,反映着教育一线的实践
探索。众所周知,当前国内
高校都十分重视的“5.25”大
学生心理健康节,最初就是
由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发起的
,后来这一先进经验扩展到
了全国。
在研究方法上,追求理论
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心
理健康教育处于教育科学与
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点上,
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理论研
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结合。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研
究应充分吸收教育学、心理
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成
果,在对学科发展历史进行
回顾的基础上,在与国际心
理健康教育发展态势的比较
中,厘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其
他学科的关系,探讨心理健
康教育的教育理念、发展路
径与具体要求;另一方面,
心理健康
俞国良,浙江杭州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等20多项,在SCI、SSCI收录论文20多篇,《心理学报》、《教育研究》论文30多篇,CSSCI论文120多篇,出版《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主编)、《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经典导读》(主编)、“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主编)和“探微集”(5卷)等20多种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次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