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丛书中的一种, 按“美学的散步”“文艺的美学”“人生的美学”分三辑收入已故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散文、论文共五十篇, 包括《美学的散步》《美从何处寻》《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艺术表示的虚和实》《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经典美学名篇。宗白华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他没有建构严整的美学体系, 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 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 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他的散文以洋溢着艺术灵性与诗意的典雅文笔, 从多个面向多个层次揭示了美的内涵和真谛, 指出: 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 也是人生美的基础。
一代美学大师名作典藏,涵养艺术心灵,跟随“拈花微笑”的美学老人寻找中西艺术之美。精编精校精注,珍贵老照片再现大师风采 本书收入宗白华谈美学、艺术、人生的代表作品五十篇,包括《美学的散步》《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歌德之人生启示》等。内容涵盖书法、绘画、戏曲、音乐、舞蹈、园林、雕塑、建筑、诗歌等艺术门类,论述融贯中西艺术理论,尤侧重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全书插图十余幅,多为不常见的珍贵老照片。
★ 美从何处寻?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建立审美的态度、培养艺术的心灵,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过上美学的生活? 阅读一代美学大师名作典藏《宗白华散文》,跟随“拈花微笑”的美学老人寻找中西艺术之美。
★ 一本涵养艺术心灵的经典散文集,内容涵盖诗、书、画、乐、舞、戏曲、园林、雕塑、建筑等几乎所有艺术门类,十余幅珍贵老照片再现美学大师风采。
★ 编辑精心对照原刊精编、精校,增补注释,呈现一代美学大师名作原貌。
在中国,真正构成了美学体系的,当属宗白华。——冯友兰 提起美学,总要讲到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朱先生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先生却是抒情的;朱先生偏于文学,宗先生偏于艺术;朱先生 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先生 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先生是学者,宗先生是诗人……——李泽厚 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宗白华先生首先是一位生命哲学家,而且,毫无疑问,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生命哲学,王国维之后,乃是宗白华。——刘小枫 宗白华先生给我们的一个主体形象就是他所描述的“拈花微笑”的美学老人形象……读宗白华,有味之无极,百读不厌,不断领悟,常读常新之感。——陈旭光
宗白华(1897—1986),原名宗之櫆,江苏常熟人,生于安徽安庆。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1920年赴德国学习哲学和美学。1925年回国后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著有诗集《流云》、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书信集《三叶集》等。
导读
美学的散步
美学与艺术略谈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哲学与艺术
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美从何处寻?
美学的散步
漫话中国美学
艺术形式美二题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美学与趣味性
文艺的美学
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
新诗略谈
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论素描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
书法在中国艺术 的地位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
中国艺术的传神境界
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清谈与析理
略论文艺与象征
艺术与中国社会生活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游春图》
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
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
人生的美学
说人生观
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
“实验主义”与“科学的生活”
青年烦闷的解救法
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
新人生观问题的我见
艺术生活
歌德之人生启示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我所见到五四时代的一方面
我和诗
我和艺术
美学的散步 小言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 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 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 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这位补诗的人也正是从王维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 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 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 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致于太抽象。
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他是个喜欢做翻案文章的人,然而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东施以活人来效颦西施尚且失败,何况是画家调脂弄粉。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莉萨的美目巧笑,在该画初完成时,当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我曾经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探索这微妙的分界,正是近代美学开创时为自己提出了的任务。
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莱辛开始提出这个问题,发表他的美学名著《拉奥孔》或称《论画和诗的分界》。但《拉奥孔》却是主要地分析着希腊晚期一座雕像群,拿它代替了对画的分析,雕像同画同是空间里的造型艺术,本可相通。而莱辛所说的诗也是指的戏剧和史诗,这是我们要记住的。因为我们谈到诗往往是偏重抒情诗。固然这也是相通的,同是属于在时间里表现其境界与行动的文学。
拉奥孔(Laokoon)是希腊古代传说里特罗亚城一个祭师,他对他的人民警告了希腊军用木马偷运兵士进城的诡计,因而触怒了袒护希腊人的阿波罗神。当他在海滨祭祀时,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被两条从海边游来的大蛇捆绕着他们三人的身躯,拉奥孔被蛇咬着,环视两子正在垂死挣扎,他的精神和肉体都陷入莫大的悲愤痛苦之中。拉丁诗人维琪尔曾在史诗中咏述此景,说拉奥孔痛极狂吼,声震数里,但是发掘出来的希腊晚期雕像群 的拉奥孔(现存罗马梵蒂冈博物院),却表现着拉奥孔的嘴仅微微启开呻吟着,并不是狂吼,全部雕像给人的印象是在极大的悲剧的苦痛里保持着镇定、静穆。德国的古代艺术史学者温克尔曼对这雕像群写了一段影响深远的描述,影响着歌德及德国许多古典作家和美学家,掀起了纷纷的讨论。现在我先将他这段描写介绍出来,然后再谈莱辛由此所发挥的画和诗的分界。
温克尔曼(Winckelmann,1717—1768年)在他的早期著作《关于在绘画和雕刻艺术里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里曾有下列一段论希腊雕刻的名句: 希腊杰作的一般主要的特征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的伟大,既在姿态上,也在表情里。
就像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静寂里,不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在希腊人的造像里那表情展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是处在一切 里面。
在 强烈的痛苦里,这种心灵描绘在拉奥孔的脸上,并且不单是在脸上。在一切肌肉和筋络所展现的痛苦,不用向脸上和其他部分去看,仅仅看到那因痛苦而向内里收缩着的下半身,我们几乎会在自己身上感觉着。然而这痛苦,我说,并不曾在脸上和姿态上用愤激表示出来。他没有像维琪尔在他拉奥孔(诗)里所歌咏的那样喊出可怕的悲吼,因嘴的孔穴不允许这样做(白华按:这是指雕像的脸上张开了大嘴,显示一个黑洞,很难看,破坏了美),这里只是一声畏怯的敛住气的叹息,像沙多勒所描写的。
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伟大是经由形体全部结构用同等的强度分布着,并且平衡着。拉奥孔忍受着,像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菲诺克太特(Philoctet):他的困苦感动到我们的深心里,但是我们愿望也能够像这个伟大人格那样忍耐困苦。一个这样伟大心灵的表情远远 了美丽自然的构造物。艺术家必须先在自己内心里感觉到他要印入他的大理石里的那精神的强度。希腊具有集合艺术家与圣哲于一身的人物,并且不止一个梅特罗多。智慧伸手给艺术而将超俗的心灵吹进艺术的形象。
莱辛认为温克尔曼所指出的拉奥孔脸上并没有表示人所期待的那强烈苦痛的疯狂表情,是正确的。但是温克尔曼把理由放在希腊人的智慧克制着内心感情的过分表现上,这是他所不能同意的。
肉体遭受剧烈痛苦时大声喊叫以减轻痛苦,是合乎人情的,也是很自然的现象。希腊人的史诗里毫不讳言神们的这种人情味。维纳斯(美丽的爱神)玉体被刺痛时,不禁狂叫,没有时间照顾到脸相的难看了。荷马史诗里战士受伤倒地时常常大声叫痛。照他们的事业和行动来看,他们是超凡的英雄;照他们的感觉情绪来看,他们仍是真实的人。所以拉奥孔在希腊雕像上那样微呻不是由于希腊人的品德如此,而应当到各种艺术的材料的不同、表现可能性的不同和它们的限制里去找它的理由。莱辛在他的《拉奥孔》里说: 有一些 和某种程度的 ,它们经由极丑的变形表现出来,以致于将整个身体陷入那样勉强的姿态里,使他的在静息状态里具有的一切美丽线条都丧失掉了。因此古代艺术家 避免这个,或是把它的程度降低下来,使它能够保持某种程度的美。
把这思想运用到拉奥孔上,我所追寻的原因就显露出来了。那位巨匠是在所假定的肉体的巨大痛苦情况下企图实现 的美。在那丑化着一切的强烈情感里,这痛苦是不能和美相结合的。巨匠必须把痛苦降低些;他必须把狂吼软化为叹息;并不是因为狂吼暗示着一个不高贵的灵魂,而是因为它把脸相在一难堪的样式里丑化了。人们只要设想拉奥孔的嘴大大张开着而评判一下。人们让他狂吼着再看看…… 莱辛的意思是:并不是道德上的考虑使拉奥孔雕像不像在史诗里那样痛极大吼,而是雕刻的物质的表现条件在直接观照里显得不美(在史诗里无此情况),因而雕刻家(画家也一样)须将表现的内容改动一下,以配合造型艺术由于物质表现方式所规定的条件。这是各种艺术的特殊的内在规律,艺术家若不注意它,遵守它,就不能实现美,而美是艺术的特殊目的。若放弃了美,艺术可以供给知识,宣扬道德,服务于实际的某一目的,但不是艺术了。艺术须能表现人生的有价值的内容,这是无疑的。但艺术作为艺术而不是文化的其他部门,它就必须同时表现美,把生活内容提高、集中、精粹化,这是它的任务。根据这个任务各种艺术因物质条件不同就具有了各种不同的内在规律。拉奥孔在史诗里可以痛极大吼,声闻数里,而在雕像里却变成小口微呻了。
莱辛这个创造性的分析启发了以后艺术研究的深入,奠定了艺术科学的方向,虽然他自己的研究仍是有局限性的。造型艺术和文学的界限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窄狭、严格,艺术天才往往突破规律而有所成就,开辟新领域、新境界。罗丹就曾创造了疯狂大吼、躯体扭曲,失了一切美的线纹的人物,而仍不失为艺术杰作,创造了一种新的美。但莱辛提出问题是好的,是需要进一步作科学的探讨的,这是构成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近代美学家颇有用《新拉奥孔》标名他的著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