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更大、更复杂风险,不断提升风险认知是政府和企业坚守对外投资安全底线的当务之急。不仅如此,还要看到,企业或个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的能力,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的,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对冲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制造的各种风险。上一届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作“全政府对抗中国”,给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内的方方面面制造了不少麻烦,带来了的风险。
大家一定都注意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石油贸易为代表,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改变单一美元结算的局面,打击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同时,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的产业在经济恢复阶段,加快向产业链、供应链的中高端提升,而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变本加厉搞各种版本的保护主义、歧视政策、强迫站队等,导致其在世界的威信和影响力下降,中国的地位显著提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出台了“全政府对抗中国”的战略,企图逆转中国蓬勃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保护国家和企业利益,中国政府理所当然采取了政治、经济、人文等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第十三届****常委会刚刚审议通过的《反外国制裁法》,给予“走出去”的企业全方位的保护和支持,创造对外投资的大环境,减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整体风险。
在“走出去”企业比较集中的省市,尤其需要政府集中各相关部门的产业政策和优势资源,鼓励广大企业“抱团”出海,壮大全球竞争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对外投资的成本和代价。
我相信,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大格局下,有各级政府主动作为,有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到位,有对“走出去”企业的帮扶,任何国家制造再大的风险,“走出去”的企业也不会怕!
二,发挥科技代领作用,构建对外投资安全屏障。相比较而言,这些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技水平较低,抗竞争、抗打压、抗供应链波动的能力不足,吃了不少“哑巴亏”。所以,中国要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刻调整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为企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先进装备等技术和手段,全面提高对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并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等大尺度模拟手段作为前提,建立国家对外投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另一方面,围绕全球在5G、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新材料、新工艺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竞争,鼓励、扶持更多高新产业及配套企业走出去发展,推动有核心技术的新业态、新产品抢占海外市场,依靠技术壁垒、科技专利、标准规制等,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对外投资安全屏障。
三,发挥互联网和高端服务业作用,创新“走出去”安全保障机制。近两年,我和我的团队接受江苏、广东和深圳商务部门的委托,为三地的大约5000多家“走出去”企业提供了资讯、咨询和培训等系列服务。我从中感受到,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发展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展示;他们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就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冲击的直接表现。进一步观察,不论是在海外投资基建的中国建造;还是投资建厂的中国制造,必须依托全球高端服务业,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保险、法律、审计、税务、外汇、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服务。为此,要发挥互联网的集成作用,建设中国对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把“走出去”的“成功钥匙”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并创新安全保障服务机制:一是能够线上线下相结合;二是服务平台必须是国际化且全球布局;三是能够提供系列化服务产品;四是能够满足碎片化的服务需求。
尊敬的胡卫平会长,尊敬的各国专家、各位嘉宾,新浪网、优投网、大救星的各位网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会主办方——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对本届发布会的支持单位——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表示衷心感谢!对国内外的在线观众以及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考验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韧性和灵活性。2020年,我国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330亿美元①,连续9年居全球前三,为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中国企业遍布海外的供应链网络,成为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一道防火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内经济向外防护、向内输血的一个制高点。
但是必须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尤其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和中断的不确定性,给已经和正在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带来更为复杂的叠加风险。作为长期从事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士,我认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只会更大、更复杂。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不少西方国家卷入大国竞争,在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和科技创新等领域采取选边合作,不择手段打压中国经济发展,严重破坏了全球市场的合理分工,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风险源。
二是逆全球化思潮泛滥,动不动就“长臂管辖”、经济制裁、企业限制,不仅破坏了全球经济恢复与繁荣的基础,也增加了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难度。
三是美元持续放水触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魂不散,通货膨胀不可预期使得各国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各种不确定性更加复杂,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中国是全球第一个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的主要经济体,也是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发展的需求,也有能力满足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进口需求。而且我相信,不管个别国家或少数抱团国家如何打压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市场离不开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中国投资及中国服务。进一步说,不论你欢迎还是不欢迎,也不论你设置多少障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到哪里,哪里就一定会有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套用一句中国老话,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经过主办方认真筹备,一会儿,就要发布2021版《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版图》《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供应链风险版图》《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公共卫生风险版图》,并有国际贸易、区域安全、金融保险、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专题演讲。
本届发布会内容不仅权威,而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非常有帮助,值得大家会上会下保持关注,并欢迎大家提供信息数据,以丰富明年发布会内容。
同时我认为,针对当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更大、更复杂风险,不断提升风险认知是政府和企业坚守对外投资安全底线的当务之急。不仅如此,还要看到,企业或个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的能力,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的,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第一,继续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对冲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制造的各种风险。上一届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作“全政府对抗中国”,给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内的方方面面制造了不少麻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
大家一定都注意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石油贸易为代表,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改变单一美元结算的局面,打击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同时,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的产业在经济恢复阶段,加快向产业链、供应链的中高端提升,而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变本加厉搞各种版本的保护主义、歧视政策、强迫站队等,导致其在世界的威信和影响力下降,中国的地位显著提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出台了“全政府对抗中国”的战略,企图逆转中国蓬勃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保护国家和企业利益,中国政府理所当然采取了政治、经济、人文等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审议通过的《反外国制裁法》,给予“走出去”的企业全方位的保护和支持,创造对外投资的大环境,减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整体风险。
在“走出去”企业比较集中的省市,尤其需要政府集中各相关部门的产业政策和优势资源,鼓励广大企业“抱团”出海,壮大全球竞争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对外投资的成本和代价。
我相信,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大格局下,有各级政府主动作为,有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到位,有对“走出去”企业的帮扶,任何国家制造再大的风险,“走出去”的企业也不会怕!
第二,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构建对外投资安全屏障。相比较而言,这些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技水平较低,抗竞争、抗打压、抗供应链波动的能力不足,吃了不少“哑巴亏”。所以,中国要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刻调整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为企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先进装备等技术和手段,全面提高对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并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等大尺度模拟手段作为前提,建立国家对外投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另一方面,围绕全球在5G、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新材料、新工艺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竞争,鼓励、扶持更多高新产业及配套企业走出去发展,推动有核心技术的新业态、新产品抢占海外市场,依靠技术壁垒、科技专利、标准规制等,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对外投资安全屏障。
第三,发挥互联网和高端服务业作用,创新“走出去”安全保障机制。近两年,我和我的团队接受江苏、广东和深圳商务部门的委托,为三地的大约5000多家“走出去”企业提供了资讯、咨询和培训等系列服务。我从中感受到,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发展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展示;他们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就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冲击的直接表现。进一步观察,不论是在海外投资基建的中国建造;还是投资建厂的中国制造,必须依托全球高端服务业,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保险、法律、审计、税务、外汇、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服务。为此,要发挥互联网的集成作用,建设中国对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把“走出去”的“成功钥匙”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并创新安全保障服务机制:一是能够线上线下相结合;二是服务平台必须是国际化且全球布局;三是能够提供系列化服务产品;四是能够满足碎片化的服务需求。
因为时间有限,我就不一一展开说了。各位如有兴趣可以登录“优投网”,它是国内唯一的对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拥有全球几千家服务商、园区和企业会员。
最后,预祝发布会和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沈开涛简介,沈开涛先生具有30多年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投资管理、风险与保险管理等方面的从业经验,为我国建筑业改革、保险业改革以及社会管理创新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等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
沈开涛先生现任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精算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全国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曾先后荣获第五届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新中国60年中国保险60人、首届中国十大保险人物评选首名和北京市优秀企业家等社会荣誉。
沈开涛先生拥有长江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建设部科研进步一等奖,主要著作有《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配套改革》《保险市场基础知识》《保险产品解读》《保险销售实务》《保险采购实务》《保险经纪服务》《风险识别》《合规与道德》等。
代序1 在新冠疫情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席、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
代序2 找对了方法应对“走出去”风险就不会太难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席、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
代序3 全球救援服务需要重新定义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席、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
代序4 我国对外投资有序发展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会长胡卫平
代序5 安全已经成为出行关键词 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前提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
第1部分 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风险综述
1.1 三部委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1.2 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节选)
第2部分 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及风险指引
2.1 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概况
2.2 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供应链风险
2.3 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公共卫生风险
2.4 2021中国公民“走出去”新冠肺炎疫情安全风险指引
第3部分 2021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网络大会演讲
3.1 疫情时代对外投资合作与风险挑战
3.2 高质量参与区域合作,积极识别、规避全球供应链风险
3.3 疫情演进中的全球区域安全风险趋势
3.4 疫情防控常态化中,人员全球流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演变
第4部分 2021全球投资服务论坛演讲
4.1 产业链重塑与大国竞争
4.2 借力区域合作,加快企业境外投资高质量发展
4.3 国际工程承包风险防范的新思考
4.4 充分发挥对外投资综合服务优势,助力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投资风险
第5部分 “驻华使馆、境外园区与企业面对面”圆桌对话
第6部分 2021全球救援服务论坛演讲及圆桌对话
6.1 中国领事保护在改革开放深化中的发展
6.2 国家领事保护与全球救援体系建设
6.3 后疫情时代全球旅行救援体系建设展望
6.4 全球救援综合服务有效化解人员境外流动风险
6.5 圆桌对话: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全球救援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