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牲
在我国古代的祭祀中,有“太牢”“少牢”之说。“太牢”是牛、羊、猪为祭祀之物,“少牢”则缺牛,形式也比较小一些。“太牢”一般为所用,规模较大。
在我陕北高原的坡上农家,现在每年仍行几次村庙的祭祀仪式,由村庄每家每户出人出力,杀羊或者猪,到庙里去领牲。西南地区彝族也有杀牲口祭祀的仪式,但与我们大有不同。与领牲相对的,有放牲。领牲一般是村祭,放牲则是单个人家。放牲的多是鸡,偶尔也有羊,头或腿上拴了红绳,表示放归山野,自生自灭,放的实际是它身上的灵。西方一个有名的哲学家遇见人打一条狗,劝阻后说,他在这条狗身上看到了自己老朋友的灵魂。人类认为其他生物身上附着人的灵魂,除了表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外,大有一些其他理由吧。
领牲是村子里除过庙戏外重要的祭祀形式。大约是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陕北高原古来属于塞外,地处黄河边,游牧文化和黄河文化结合,另外京都被贬的官员以及外来驻军齐聚这里,所以这里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民间仪式。这里的领牲,大约是受以外的民族影响而形成的。
我们村一年领四次牲,都以农历计时,五月二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初一。五月二十五为祈雨:七月十五属于中元节,为鬼节;八月十五中秋,祈祷庄稼丰收:十月初一是民岁腊,祭祖。黄土坡上人家,不同的村庄领牲日子不同,祭祀的牲口也不同,但也几乎无脱两样,猪和羊,不可能有牛的。些年,坡上人家也没有听说过有人杀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土地都在山坡上,很少有水田,大型机器作业无法爬山下坡,所以仍然处于农耕时代,鲜少有机器耕地,牛、骡子、驴依然臣。人们对牛有着感激之情,认为牛神是“扶江山”的老臣,所以牛几乎算家人一丁,因此很少被宰杀。我们村子领牲用的都是羊,选的是长得拴正干净的白绵羊羯子,或者长势周正的山羊,而不是一般的羊。如果是山羊,也必须为黑色,不能有白毛;如果身上有白毛,龙会发怒,可能要下冰雹打死庄稼。
邻村叫赵寨,是个大村,人口众多。他们领牲不是羊,是猪。他们的日子选择是六月,为的是祈雨和谢雨。
五六月正是庄稼拔节长的时候,人们呼唤有个好天,下几次保墒雨,所以这时节周边村子领牲和唱庙戏的多。
五月份下的雨,都是关老爷磨刀雨。磨刀需要用水,天上有水,地上会有雨,所以五月是雨行月。陕北是个“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地方,跟整个中国文化的变化相比有点不赶趟子。,在陕北,订婚结婚下葬之类说起日子,都是以农历为主。我这种常年在外的人,与家人打电话,也得经常转换时间概念。所以我说的五月行雨月,指的是农历。也许正因为把日子过得慢慢腾腾,所以陕北这片土地还未被地资本大潮里来,人们还没有黑白颠倒,依旧过的是人间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