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侧重于“读图”,是作者美术史与美术批评的论文集,共分三编。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外美术史中文本、图像与实物的关联性解读;第二部分遴选了三篇西方美术史论文,分别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1918—1936年欧洲古典艺术复兴以及毕加索的“斗牛”主题进行分析,同样以图像解读为核心;第三部分选取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创作进行艺术评析,上述文章均以传统的艺术史论分析为基础,并突出了跨学科知识运用和跨文化比较的重要性。
赵成清,男,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考古学博士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外美术史与设计史。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2009—2010年由国家公派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系攻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14—2015年由四川大学公派至英国剑桥大学艺术史系从事学术访问。2016年由四川大学公派至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访学。2019—2020年由国家公派至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东亚部访学。主持教育部与省厅级等各类课题十余项,参加国家重大招标艺术学课题与国家课题多项。在《美术》《美术与设计》《美术观察》《装饰》《文艺争鸣》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蔡元培现代艺术思想研究》《中国古代美术中的音乐图像》《画坛巨擘——刘奎龄》;编著《西方美术理论精粹》;译有《恋物:情感、设计与物质文化》《裸猿的艺术》《涂鸦与街头艺术》等。曾获四川大学五粮春青年社科之星奖、四川大学骨干教师奖、四川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大学生创业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等多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