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译”:教科书中鲜有提及的译论译事》精选传统翻译教材中鲜有提及的译论译事,辅以精辟解读,意在扩大翻译(外语)学习者的知识面,提升其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进而领略翻译活动的魅力和真谛。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一、“译”席之地,探讨的是翻译的功用;二、“译”论纷纷.主要涉及翻译理论层面的一些问题;三、“译”苦思甜,指出译事之不易,“甘苦得失寸心知”;四、“译”可译,非常译,引用一些独特的译例说明问题。书中内容能给翻译(外语)学习者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也能给翻译研究者提供一些鲜活的语料。
成昭伟,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副院长。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公派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主要著述有《文学翻译概论》、《译理探微》、《译可译,非常译》、《简明翻译教程(英文本)》、《新英汉翻译实务》、《新汉英翻译实务》、《英语语言文化导论》、《大学英语热点作文100讲》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004年被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锦州市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一[译]席之地
“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
“管说话”与“帮忙”
翻译之于中国和世界
“翻译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加油器”
翻译与人类文明史
翻译与外国文学熏陶
“《圣经》根本就是一部大译书”
翻译的诗意描述
翻译如“普罗米修斯窃火给人类”
“翻译时代”的早期描述
翻译之“FIRST”
翻译与“筑桥”
“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译作的独特价值
翻译与人的精神风貌
态度决定一切
“读书无禁区”与翻译
诗人眼中的译者
“学翻译不一定非当翻译家”
小说中的“名著重印”效应
《斯巴达克斯》曾经“一书难求”
译莎与“文化托命”
世界翻译大会的历史机遇
翻译研究的主要任务
汉语不输法语
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驳“中国人不应翻译本国作品”之“高论”
翻译的文化战略观
翻译助日本成为“世界之最”
二[译]论纷纷
《国际歌》的中文翻译质量
字典与手枪
“毡帽翻译”要不得
译者的气质
“循规蹈矩”型与“才子才女”型
“translate”语义溯源
国外译论也讲“化”
为“欧化”正名
度与“翻译度”
“得鱼而忘筌”与“职业媒婆”
“翻译要靠感觉”
翻译需要激情
翻译有“译经”
“传神达意”新解
“大树”与“鲜花”
“二度创作”与“穿紧身衣的作家”
翻译与婚姻
翻译与演技
翻译与烹调
不可或缺的“中文进补”
“中国字”与“中文”
“地方变体”与“进入角色”
“类比翻译”之妙
文学翻译的审美图式
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
翻译文学的定位
儿童文学翻译并非“小儿科”
戏剧翻译当“依实出华”
翻译也有“数字诀”
翻译败笔的若干“症候”
误译与译品评价
翻译教师的“三德”
翻译研究的学术“深度”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背后
“开展翻译批评大概同惩治腐败一样艰难”
“译匠(工)”与“译家”
从事翻译教学和研究者的“底子”
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之“怪现状”
翻译出版中的“一锤子买卖”
译者荣辱观
哲学家眼中的翻译
康德“判断力”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为翻译的素质教育“鸣锣开道”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翻译”
着这个世界
三[译]苦思甜
四[译]可译,非常译
参考文献
译者与原作者在时空、文化观、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距,在现实中人们只能尽可能地接近作者原意,而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理解,因此要求译者完全忠实于原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想。以《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周南.关雎》的翻译为例,尽管其前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妇孺皆知的,但人们仍然无法对它得出完全一致的理解。首先,对于“关关”是个什么声音,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现代汉语的译者有的用“咕咕”,有的认为是“应和”声,有的认为是“对着唱”。英语的译者有的译成“kwan-kwan”,有的用“Hid!Hid!”还有的译成“Fair!Fair!”而对于“君子”一词的理解更是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指的是君王,将其译成“Lord”;有的认为是指有身份的人,译成“gentleman”;还有的认为应该是指平民百姓,故译作“a young man”或“a lad”(汪榕培,1997:54),真所谓诗无达诂,译无达诂。从这个实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往往无法通过原作文本对作者原意进行确切而惟一的阐释,要“把译品提升至原文与原作者的水平”、促成“美满婚姻”谈何容易。
文学作品并不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个读者都以同一面貌出现,也不是一成不变超越时代的纪念碑。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补。不同的读者会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期待视野来确定作品的未定点,对其空白进行填补。尽管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原文意义不容忽视,但我们必须历史地、客观地看待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这一问题。超越时空的译本必定是不存在的。片面地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原作,而不考虑译作所处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美学观以及读者的接受反应等诸多因素,则绝不会得出公正的评判。(参见陈宏川,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