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摘要分析了华北区域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和未来趋势,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城市群、华北草原生态及城市运行和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措施选择,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气象部门保障作用。
当前全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气候风险持续上升,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进入加速演变期,全球性挑战日益上升,气候治理进程更加复杂。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更加坚定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科学评估并准确辨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中国气象局作为基础性科技部门,先后两次组织开展了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制工作。第二次区域气候变化评估工作于2017年启动,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新疆八个区域,力求在区域层面更加详尽地反映国内气候变化最新研究进展,提升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
华北区域自北向南跨越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有城市群、平原、山地、高原、草原和荒漠等,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是我国典型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区域,“十四五”期间,华北区域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及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等重要战略机遇。华北区域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和脆弱区,特别是城市群和草原生态脆弱区更易受到高温热浪、强降水、洪涝和干旱灾害的直接威胁,城市发展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等面临更大挑战。
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三年完成的《华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20决策者摘要》即将付梓出版。决策者摘要分析了华北区域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和未来趋势,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城市群、华北草原生态及城市运行和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措施选择,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气象部门保障作用。在此,我将本决策者摘要推荐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科技人员以及关心区域气候与环境问题的广大读者,并向为决策者摘要出版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序言
1 引言
1.1 意义、范围和结构
1.2 资料和方法
2 气候变化观测事实
2.1 基本气候要素变化
2.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
3 未来气候变化和风险
3.1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3.2 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
4 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影响
4.1 影响和风险
4.2 应对策略和措施选择
5 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5.1 影响和风险
5.2 应对策略和措施选择
6 气候变化对城市运行及建筑能耗的影响
6.1 影响和风险
6.2 应对策略和措施选择
附录 重要概念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