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中国式产能过剩
当前,中国正逐渐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和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体制机制、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逐步化解过剩产能和构建长效化治理机制,是新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四次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为背景,从理论分析、历史比较、境外比较、经济周期、发展阶段变化以及体制机制等多维视角,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现象、成因、风险以及背后的体制机制症结作了全景式剖析。同时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构建产能过剩治理的市场化长效机制,提出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政策主线的系统性治理框架及具体建议。
《中国式产能过剩:风险·症结·治理》: 但这一情况在1999年以后逐渐发生□化,产能过剩部门从下游消费品行业向上游资源型重化工行业转□。由于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七个行业,以下以此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1999—□001年,中国七个产能过剩的重化工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均在1.0以下,总资产同比增速均在个位数水平,有的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段时间,中国经济主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总体处于通缩状态,重化工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但七个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已开始出现回升趋势,产能过剩程度略有好转。□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00□年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复苏,中国经济也于□00□年下半年迈入快速增长通道。□00□年,中国开始推行住宅商品化改革,启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此时住房消费金融的兴起,进一步助推了房地产市场的大繁荣,中国的城镇化也在该时期开始提速。1999—□008年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十年。 ……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