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自序: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主 要 人 物
小 引
节 温州城里的陌生人
1861 年 模糊的苏慧廉 呼召 偕我公会的中国版图 李华庆的生命与爱情
第二节 那时温州
小城图景 烟台条约 曹雅直独腿开教
第三节 苏慧廉来了
没有人期待他的到来 说温州话、做温州人 为温州话注音街头与教堂
第四节 甲申教案
十月四日晚 历史三调 玛高温登场 孤屿江心 钦此
第五节 荒野玫瑰
火光中的胸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金先生 白屋达玲谢福芸
第六节 个十年
教堂重建 到农村去 乐清传教站 神医苏慧廉
戒烟所与戚宅 调寄《茉莉花》 海生 十年成绩单
第二章 客卿(1891-1900)
节 新十年的开端
海和德加盟 城西小诊所 香港惜别
第二节 回英述职
翻译四福音书 大英图书馆里的温州《圣经》 剑桥七杰与霍厚福
第三节 枫林迷局
一纸公告 枫林教案 温州堂审 捉放徐 踏访枫林
第四节 定理医院
一个叫定理的人 老照片 以定理之名
第五节 戊戌
北戴河的维新百日 莫理循 北京后一晚 扩建城西教堂
第六节 世纪之交
两则书讯 方阵 次联区会议 红灯照、哥老会、神拳会 维新变法的反动时期
第七节 庚子年
出温州记 中国式告别 留守 世界传教大会 国变回温州 英雄与歹徒
第三章 初熟(1901-1906)
节 或明或暗的新世纪
献殿大典 温州撞了瘟神 夏正邦去世 《新约圣书》
第二节 艺文学堂
新来的蔡博敏校长 艺文前身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X 先生 海坛山麓
第三节 开学大典
孙诒让年谱上的记录 李提摩太的演讲 合影 艺文新页刘廷芳
第四节 女性的天空
娒娒与妹妹 艺文女校 金达玲
第五节 温州医事
他叫白累德 外国包医生 温州来鸿 天职 为朗召拍照
第六节 转折
《中国传教纪事》 百年传教大会 温州功业 圣道公会
第四章 山之西(1907-1911)
节 生命中的贵人
丁则良的明信片 文化传教 亦师亦友
第二节 山西教案
滴血的记录 何礁 从太原到山西
第三节 山西大学堂
共赢 两条路线的斗争 历史的安排
第四节 西学斋
侯家巷的早晨 西学斋 前任敦崇礼
第五节 太原生活
屋前的杨柳 主持西斋 Y.M.C.A.
第六节 一本破旧的《论语》/
苏慧廉与理雅各 网上淘书 烬余之书 牛津经典
第七节 洋人与大人
丁宝铨 夜宴 巡抚之死
第八节 苏家、翁家与渠家
常熟翁氏 寻找翁氏后人 翁万戈的回忆 花儿听渠川说往事 问答
第九节 学生与运动
学运发轫 塞西尔宴客
第十节 后一课
蜡烛与空气 十年期满 移交 苏慧廉走后
第五章 烽火(1912-1919)
节 北京女校
皇城根下 北京培华女中
第二节 逃难
逃难之夜 1912 年 2 月 29 日夜
第三节 托付
Lo 大人家世 Lo 府灾难 带枪的路熙 戒指 Lo 大人与 Kung 大人
第四节 华中联大梦
苏慧廉的新工作 百年大会上的议题 华中联合大学 《儒释道三教》
第五节 华工与青年会
赴法华工 青年会 抱犊崮余响
第六章 牛津(1920-1925)
节 英国汉学
沃尔顿街上的中文系 牛津汉学
第二节 选举风波
北京的隐士 巴克斯豪举 尘埃落定
第三节 书斋里的革命
牛津圣三一 《李提摩太在中国》 遥望东方
第四节 翁之憙的旅欧日记
旅欧鸿爪 五月二日、周六、晴 布拉德莫路 4 号 徐树铮
第 七 章 庚 款(1926)
节 悲伤的庚款
庚款与退款 蔡元培出场 中庸的建议 衮衮诸公 中方委员
第二节 威灵顿代表团
香港特别任务 礼查饭店 苏慧廉答记者问 海上踪迹
第三节 告别温州
艺文内争 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花随梦已空 背影
第四节 苏慧廉与胡适
火车上的访谈 莫斯科插曲 伦敦迎接胡适 牛津地陪 台北纪念馆的偶遇
第八章 暮年(1927-1935)
节 大地辙环吾倦矣
访学哥大 艺文复校 高徒费正清
第二节 告别
路熙去世 苏慧廉也走了 残缺的讣闻
第三节 苏慧廉之后
陈寅恪接棒 四海兵戈迷病眼 继任者 《中英佛学辞典》 重逢
后 来
1948 年 1951 年 1972 年 1991 年 2009 年 2011 年
附 录
苏慧廉年谱简编
苏慧廉著述目录
参考文献
新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