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汇编,内容分为五大部分:1.非遗及古村落保护的思考;2.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问题;3.信仰类非遗的保护问题;4.民俗类非遗的保护问题;5.非遗保护实践问题。系统地梳理了部分民间信仰、民俗节日、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昔生存状况及当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和发展建议。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书内容分为五大部分:1.非遗及古村落保护的思考;2.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问题;3.信仰类非遗的保护问题;4.民俗类非遗的保护问题;5.非遗保护实践问题。系统地梳理了部分民间信仰、民俗节日、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昔生存状况及当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和发展建议。
本书的优点:叙事条理,结构清晰,整体逻辑通畅。对所选取调研的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有较为全面的呈现。能发挥民俗文化普及的作用,激发读者的文化认同感。书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思考,也切乎实际。
我的非遗研究之路
郑土有
回想起来,自己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间真不短了。
1982年秋季学期,我就读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由著名的民间文学学者、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研究专家罗永麟先生开设了《民间文学概论》,我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门课程。起初,由于罗先生浓重的四川话口音,同学们都听得糊里糊涂,慢慢习惯了也就能听明白了。也许是出生于农村,从小喜欢听村里老人讲故事、笑话的缘故,潜意识中对流传于口头的民间文学作品有种亲切感,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门课,自告奋勇当了课代表。跟罗先生的接触多了,对民间文学的爱好也与日俱增,紧接着就组织成立了兴趣小组。在罗先生的指导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1989年更名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下,兴趣小组决定开展对上海郊区的故事、民歌和民俗的调查,要求同学们分小组阅读各县的县志和地方文献,熟悉当地的文化。到了寒假,各调查小组分赴郊区进行调查。我带领5位同学到最偏远的崇明县调查,在当地著名民歌手和民歌搜集整理者姚永发的带领下,搜集了不少当地歌手演唱的民歌作品。正当我们要离开崇明岛的时候,下起了大雪,回市区的唯一交通工具渡轮停航。好在不久雪止恢复了通航,同学们才顺利地返校、回家过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田野调查,收获颇丰,也对民间文学的流传情况有了切身的感受。接下来,正巧罗永麟先生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于是就决定报考民间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1984年顺利考取了罗永麟先生的研究生。就读研究生期间,系统地学习了民间文学理论知识,尝试撰写研究论文,如为参加冯梦龙学术研讨会撰写的《冯梦龙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理论初探》,后来发表在《宁德师专学报》1985年增刊上;《论孟姜女形象的深表层结构》发表在《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6期上。除了理论学习外,也多次参加了民间文学、民俗的田野调查。比如参加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组织的赴松江县调查民歌,记忆深刻的是在泗泾镇观看了“叫咕咕”(小名)等人专门为我们表演的皮影戏,皮影的道具都是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已经很长时间不演出了。1985年3月,跟随姜彬先生、王文华先生和导师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昆明,然后坐汽车到大理调查白族民俗,到楚雄参加彝族的插花节,到昆明石林了解阿斯玛的传说和长歌。插花节又叫马缨花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现在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雄州大姚县昙华乡的插花节盛大隆重,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来自四面八方的彝族民众身着彝族盛装汇聚到昙华山,欢度彝族传统节日。我们在彝族村寨吃了富有彝族特色的中饭后,便随著上山的队伍步行几公里来到半山腰,加入了彝民的行列,此时山上是人山人海、欢歌笑舞此起彼伏。这对于我们这些来自江南地区的人来说,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十分震撼。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钟,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下山。回沪后,写了《彝族羊毛毡》《插花节散记》两篇短文在 《采风》上发表,这也算是我最早的田野调查散文吧。
研究生毕业后,我分配到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属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工作,担任《民间文艺季刊》的编辑。该刊是当时国内刊登民间文学研究文章的二大刊物之一(另一个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学论坛》),于是跟国内外民间文学学术界有了广泛的联系。除了正常的编辑工作之外,也参加了时任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间文艺季刊》主编姜彬先生主持的吴语地区民间文化调查的系列项目,经常到浙江、江苏以及上海郊区进行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同时,也与日本的学者联合进行了数次民间文学、民间信仰的调查。如与日本神奈川大学广田律子教授合作,赴浙江温州等地进行陈十四夫人信仰以及相关说唱艺术的调查;参与日本新泻大学马场英子教授主持的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项目《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的昔话研究的综合研究》,连续2年与日本学者一起到浙江省金华市曹宅镇进行为期一周的民间故事调查,出版了日文版《金华曹宅镇昔话集(稿本)》《金华曹宅镇昔话集(稿本)2》。
为了在理论方面有所提升,2001年至2004年在职攻读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民俗学方向博士学位,师从陈勤建教授。在读期间,受邀参与了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团队做古镇古村落规划前的民俗文化调查。带领陈勤建教授门下的博士硕士先后到浙江省仙居县皤滩镇、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山东省德州市运河沿岸、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等地进行较为深入的民俗文化调查,挖掘、提炼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和特色,为规划设计提供文化支撑。博士论文《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就是在多年对吴语地区山歌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口头诗学、表演理论围绕山歌中的叙事歌问题展开讨论,被学界认为是吴歌研究史上的一个转折,获评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
2004年9月,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后,相继开设了《中国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导论》等课程,并且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寒假进行非遗项目的调查。
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 年就成立了保护民俗专家委员会,并设立了非物质遗产处(Section for the Non-Physical Heritage)。但我国真正知晓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进入新世纪以后。2001年5 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第1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的昆曲赫然在19个项目之列,才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民众的重视。直到2003 年 10 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和界定才真正确定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内容广泛,现在回头看,我从大学本科三年级从事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开始,以及之后所做的工作事实上都是属于非遗保护、研究的范畴。
真正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义参加的学术活动,是2005年7月4-6日应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在会上作了《“养”与“变”的辨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之我见》的发言。自此以后,每年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评审、研讨活动都不少数十次。
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参与非遗保护的实践工作,参加了浙江宁波梁祝传说的调查和非遗的申报,与学生一起对上海青浦的金泽庙会进行调查,并成功申报为上海市非遗代表作;应地方政府之邀参与对当地的非遗项目申报、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人评审等工作;
二是对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也许是专业的缘故,当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全面展开以后,面对保护实践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总是想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故十几年来陆陆续续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其中,有些观点和想法应该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如在《“养”与“变”的辨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之我见》中根据非遗的“活态性”特点,提出了让非遗“回归生活”的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一文针对我国非遗传承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借鉴日本的做法,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小参与非遗活动,首次提出非遗传承的“儿童意识”问题;《从“摇快船”项目探讨非遗保护实践中的问题》以上海市非遗项目“青浦摇快船”为个案,对保护单位的遴选和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基础的非遗项目如何保护问题提出了思考;《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一文针对非遗保护中难度最大的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提出了“民俗场”的概念,分析重塑“民俗场”的意义;《“精华”与“糟粕”的迷思——信仰类非遗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认为信仰类非遗保护的关键是要在认识方面破除“精华”与“糟粕”的二分法和思维模式,回归非遗项目的本体。总之,这些思考均来自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希望从学理上解决实践层面遇到的各种问题,使非遗保护工作真正起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效。
本书所收集的文章,根据内容大致分为非遗及古村落保护的思考、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问题、信仰类非遗的保护问题、民俗类非遗的保护问题、非遗保护实践问题五编,这些文章均已在国内各类报刊公开发表。由于写作时间跨度较大,有些观点前后可能有变化,但为了忠实记录自己在不同时期的思考,所以除了个别错别字外,基本没有改动。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郑土有,1962年生,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成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著述有《晓望洞天福地:中国的神仙和神仙信仰》《中国城隍信仰》《关公信仰》《中国民俗通志·信仰志》《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梁祝传说》《中国农民画考察》等。
我的非遗研究之路(代序)
第一编 非遗及古村落保护的思考
“养”与“变”的辨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之我见……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11
从“摇快船”项目探讨非遗保护实践中的问题……21
“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30
“局内”与“局外”:古村落保护中的认知差异与破解……36
“变”与“不变”: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阀限”……39
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4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道教文化建设……53
第二编 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问题
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63
民间文学遗产化保护问题……69
河水渐渐干枯的鱼:传统口传文学作品保护面临的挑战
——以梁祝传说保护为个案……73
吴语地区“赞神歌”的现状及保护问题……83
流传于浙江民间的盘古神话解读──徐整所记盘古神话源于越地考……93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的现代启示……105
方言与口承文学的互为性问题研究……108
信仰:支撑口传文学传承的一种内在力量……120
第三编 信仰类非遗的保护问题
“精华”与“糟粕”的迷思——信仰类非遗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132
植入型神灵信仰的属地化问题——以上海地区妈祖信仰的盛衰为例……140
共生互荣:城隍信仰与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关系研究……149
城隍信仰的警世功能及教化意义……162
“城隍出巡”仪式与民间传统信仰中的道德关怀……167
神缘文化:连接“民心相通”的一座桥梁……170
“固守”抑或“开放”:海外华人民间信仰的两难问题……175
第四编 民俗类非遗的保护问题
充实融合:将干支生肖年文化注入春节习俗的思考……181
春节张贴“福”字斗方的渊源及其民俗功能……185
春节扫尘习俗的二元结构与象征意义……193
春节:民俗的教化场……198
道教在“构建”春节习俗过程中的作用……201
传统节日中的“亲缘”元素及其价值……205
南浔“三道茶”的智慧……211
传统节日的现代“赋值”……215
第五编 非遗保护实践问题
传统民俗节日“仪式”的当代建构……220
农民画: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化”……226
中国农民画传承发展状况……234
城市记忆与传统的延续——对城隍信仰复兴的思考……239
互荣共生:西和七夕习俗与乞巧歌关系探微……250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漫谈……260
“年味淡了”辩证看……268
方家河头村保护的模式……271
空间??时间??儿童:民俗庙会保护传承三要素……275
化传统为时尚:李守白的艺术创新之路……282
附录
孔庆利:奔走在普及民俗文化路途中的学者郑土有……286
郑土有:让民俗文化留住美丽乡愁……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