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生产要素集聚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编号71433008)5年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与空间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镇发展的驱动要素与互动机理,研究基于核心生产要素、新型生产要素和传统驱动要素集聚的中小城镇发展过程、现状及困境,并对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的中小城镇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总结基于生态-生产-生活要素集聚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探讨多链多群多要素驱动下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选择路径与优化模拟。全书共分九章,编写大纲具体如下: 第一章 我国中小城镇的划分标准及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中小城镇发展的驱动要素及其空间集聚效应 第三章 中小城市的人口集聚与土地蔓延 第四章 基于生态-生产-生活要素集聚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 第五章 基于生态-生产-生活要素集聚的中小城镇路径选择 第六章 智慧低碳中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模式 第七章 中小城镇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第八章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困境及创新路径 第九章 丽江市旅游城镇化及动力机制
刘盛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岗位教授,自2015 年始受聘为国科大研究生专业演讲课程“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主讲教授,并参与讲授博士生专业核心课程“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人口地理研究,包括城镇发展与城市规划、城镇化与人口流动、城镇用地空间增长与土地利用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项目等30余项;出版著作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1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9)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现任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土地学会和北京地理学会理事。 方创琳,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 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自2014 年始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核心课程“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和研究生核心课程“城镇化与城市地理学”的首席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科院先导项目等约100余项。先后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0部;出版著作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篇,其中SCI/SSCI论文30篇,主持开发完成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城镇产业发展布局决策支持系统等计算机软件14项,向国务院提交50份被中办和国办采用的重要咨询报告或重大规划,其中20份先后得到了中央总书记、总理、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批示并落实;获得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国际地理联合会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多项。目前兼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等多项社会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