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十岁,无夫,无子,无业。
一点也不年轻了,每天都感受到“衰老”这件事,
即使如此,我还是决定离开工作了二十八年的公司,
离开庞大的组织,放弃高薪、社会地位和退休金,
重新以一个人的身份,
思考所谓的“生活”是什么?“在公司工作”又是什么?
而这一切,就从我突发奇想地烫了一个非洲爆炸头始——
于是,我真的辞职了。那么,结果如何呢?为了请读者朋友们继续往下读,在此我只说一句话,那就是“出乎意料,我能行(难道不是吗)”。
《五十岁,我辞职了》描述了作者稻垣惠美子将五十岁作为人生转折点,辞职后开始新的人生旅程的前后经过,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生活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稻垣惠美子从没有怀疑过“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的黄金方程式,她大学毕业后便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拥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丰厚的退休金,但她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萌生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辞职”的想法。
萌生这一想法后,她开始重新思考“金钱”“工作”与人生的关系,最终在五十岁的时候,稻垣女士在周围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脱离公司体制之后,稻垣女士得以以一个自由人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与工作,开始尝试每月只花200日元电费的节电生活,反思“公司型社会”的日本对个体带来的限制、“黑心员工所建立的日本”等她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实。
因为辞职,站在公司、甚至是国家机构的对立面,稻垣女士看到了以前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事情。“公司型社会”的日本、泡沫经济后日本公司的挣扎、趋于欺诈化的消费经济、老年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种种不便、存在不需要金钱也能快乐的生活方式吗……每一点都引发了她的思考。
本书加上前言、后记共有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地讲述了自己从生出辞职的念头到辞职后的日常生活,稻垣惠美子的写作励志又充满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又深省。
市场卖点
1.《五十岁,我辞职了》(以及同时引进的《我是主播》《音的记忆》)着眼于日本女性,是三位职场女性对自己几十年的职业经历的反思与整理之作,东亚三国因共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下,其社会现状、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有较高的相似度,国内读者也更容易感到共鸣。以“女子力”为切入点,关注日本女性的事业、职场与人生,本书与当下“乘风破浪的姐姐”“30+女性”等热点话题有很高的契合度。
2. 《五十岁,我辞职了》的作者稻垣惠美子在辞掉朝日新闻社的工作之后,对“无业无夫无子的生活方式”“日本是公司型社会”“国家与公司体制下的个人生活消失化”“趋于欺诈化的商业”“老年人在信息化时代寸步难行”等一系列日本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风趣幽默,这些问题在国内同样具有较高的关注度。
3.快节奏的发展、大城市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日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社畜”“996”等词一应而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实践“gap year”,开始思考金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稻垣惠美子的写作励志又充满幽默,且着眼于个体体验,比如她写到辞职后为了节省开支所做出的的一系列举动,包括自己买菜烹饪、开展节电实验、挖掘自身可以赚钱的能力等等,加上她本人无业、无夫、无子的身份,很有话题性。
4. 2019年黑木华主演的夏季大火的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剧里女主是十分少见的爆炸头形象,巧合的是,本书作者稻垣惠美子准备辞职时便烫了非洲爆炸头,随后在日本走红,本书也成为日本亚马逊上的超级畅销书;稻垣女士在《五十岁,我辞职了》中所记录的辞职后的生活片段与《风平浪静的闲暇》中女主辞职后为节省电费抛弃空调、捡来风扇变废为宝、从市区的大房子搬进郊区的小房子、为节省开支自己做饭等场景不谋而合,轻松幽默又富有生活气息,容易启发读者对现代公司文化下个人生活方式的思考。
序言
从公司辞职这件事
我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到自己身上。至少十年前如此。
我从大学毕业二十八年以来一直工作的公司辞职了。
五十岁,无夫,无子,无业。名副其实的“断了触手的章鱼”。与其说青春不在,不如说是日渐衰老。小一点的字完全看不清楚,也非常担心记忆力的明显衰退。但是,我现在希望满满。不,我是说真话????不,说实话,也有点担心。不,说心底话,其实是非常不安,万分担心。我要说,尽管如此,自己还是充满希望????
当我宣布辞职时,周围的整齐反应令我大吃一惊。
大家首先说的就是“太可惜了”。
哎,太可惜了?
什????什么可惜?
回答各种各样。但是,总而言之,意思就是像现在这样一直待在公司“很好”。
的确,我所工作的朝日新闻社是大企业。被公认为工资高知名度广,所谓的社会地位也高(“社会地位”最近有点微妙)。而且,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所负责的栏目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也就是说,在公司里,我待得很舒服。可是,境况如此好,为何要舍弃呢?或许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是“太可惜了”吧。
嗯,对于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回答。被别人这么一说,我开始觉得确实有点可惜????是不是太早了点????啊,啊,不行不行,此时不可动摇。
实在要说一句的话,那就是我已经想从“很好”的状态下逃离出来了。
“很好”这个状态其实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比如好吃的食物,如果你每天都吃寿司、牛排或蛋糕,会怎么样呢?其结果可能是有害健康,会早死。但是,一旦陷入这种美食中,就很难从中脱离出来。
为何如此?原因在于大幸福会掩盖小幸福。不知不觉中,身体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不是大幸福就感觉不到。
工作也是如此。一旦习惯了高薪酬、好处境,从中离开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如此,要求还会愈发变本加厉。更可怕的是,境遇哪怕差一点点也会开始担心或愤怒。结果如何呢?很可能就是不断丧失自由精神,人生被恐怖与不安所支配。
当然,我想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但是,像我这种欲望强烈且自尊心很强的人,瞬间就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概率很高。
换句话说,我已经被恐惧所包围,必须从“很好”的状态中赶紧逃离出来。
接着,人们一定会问的第二句话就是:“那么今后做什么呢?”
呀????不好意思。什么也不做。我想,可能的话一直不找工作,就这么过下去。
听我这么说,所有人都困惑不解。尤其是公司的同事,似乎非常不悦。
不,不,我并非否定大家的工作或生活方式。因为,真的是在公司工作的人们在支撑着日本。
但是,只有在公司工作才是真正的人生吗?
的确,在公司工作有很多好处。可以从关系好的同事那里受到刺激,得到帮助,有时甚至是一边吵架一边成长。当然,工作不是游戏,不得不忍耐各种荒谬要求。如何经受住这种无处可逃的考验,就像《半泽直树》中所描绘的,一切都是电视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或许可以说各种荒谬恰恰是公司的妙趣所在。
我也是这样被公司培养起来的。如果没有在朝日新闻社工作,现在的我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但是,难道人如果不被雇用就活不下去吗?
被雇用之人默默忍受荒谬的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也就是说为了钱。当然,也会有很多人认为工作“有价值”,工作就是活着的意义。但是,你敢说,即使拿不到钱,依然会在这个公司从事这份工作吗?
也就是说,我想表达的是下面的意思。
在公司工作,说得极端一点,也就是人生被金钱所支配。
刚才我写道:“真的是在公司工作的人们在支撑着日本。”我认为这是事实。
但是,不在公司工作的人也在支撑着日本。
个体工作者、自由撰稿人或自由演员等自不必说,哪怕是没有赚钱的人,比如家庭主妇、退休的老年人、因故不能工作的人,甚至是儿童,难道不是所有的人在支撑着日本吗?做饭、打扫卫生、与孙辈玩耍、购物、与邻居寒暄、与人交朋友、向人展示笑容——所谓人世间,原本就是大家“相互支持”。即使没有金钱作为媒介,只要大家能够相互支持,应该也能够活得不错。
但是,如果在公司工作,就会忘记这一点。一旦习惯了每月工资入账,不知不觉中就开始认定如果不赚钱则什么也不可能做到。然后,开始觉得拿高工资的人好像非常了不起。
所以,如果在公司工作,无论如何都会想“请再给我加工资”。这一点,无论拿的薪酬多高都是一样。或许这是理所当然,也或许不是如此。当然,公司方面会说“给不了那么多”。或许这是理所当然,也或许不是如此。
不过,我已经感觉这种争论没有意义。
为何自己会变成这样,我再次进行了思考。虽然一言难尽,但是有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在此之前,我出乎意料地幸运,并得到了极其丰厚的报酬。哪怕是欲望强烈的我心境也逐渐变化,别说“请再给我加工资”,就是持续领取这一水准的报酬也感觉有所顾忌。不管怎么说,我现在已经视力下降,记忆力、思考能力及体力都已开始衰退,这一点我自己最清楚不过。
而且,受人生种种境况及遇到的各种人所影响,不知何时,我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变得即使没有多少钱也能对人生感到满足。也就是说,比起“金钱”,我现在更想要“时间”或者“自由”。
话虽如此,我并非不想工作。工作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我觉得,如果每天只是嬉戏玩耍的话,人生肯定会非常寂寞。本来应该是脱离金钱获得了自由,可是如果不消费的话,就会变得无人理睬,成为孤家寡人。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与人联系在一起,难道不是可以有这种工作吗?
想到此,我的梦想似乎更加放大。何谓工作?何谓活着?作为离开“公司”这一拥有强力磁场组织的个人,我想尝试着进行一番思考。
这是一次赌上人生的冒险。变老之前最后的大赌博。开个玩笑,别当真。
怎么样,是不是很酷?
不过呢,人生当然不容易。
准备应该已万分周全。嘴巴上说得轻松,实际上作为现实主义者兼战略家,为了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我费尽了心思,花了很长时间,自认为已扫平了内外障碍。但是,实际从公司辞职以后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哎呀,都是些什么事啊。完全是根本想象不到的连续打击!
心怀梦千万
不久愁苦满心房
无职空悲叹
对在公司工作有疑问的人,自己也想辞职的人,以及想一生都与公司永不分离的人,对于所有人,如果本书能让您对“在公司工作”进行重新思考的话,我就倍感欣慰了。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下北泽咖啡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