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我国监管基础理论;我国铁路监管体制的现状分析;国外铁路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国内典型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我国铁路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等。
左大杰: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运输政策、运输优化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及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论文40余篇。近年来持续研究铁路改革问题,发表相关论文、访谈、报刊文章10余篇次,是目前研究铁路改革系统、全面的学者之一。独立运营公众号“非运输专家”,现有粉丝近万。
第1章 绪 论 001
1.1 研究背景 001
1.1.1 我国铁路监管体制的历史 001
1.1.2 我国铁路监管体制的现状 006
1.1.3 我国铁路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009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010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0
1.2.2 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012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014
1.3.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014
1.3.2 研究方法 015
1.3.3 创新点 016
第2章 我国监管基础理论 017
2.1 政府监管内涵 017
2.1.1 监管的含义 017
2.1.2 政府监管的含义 018
2.1.3 政府监管的分类与职能 018
2.1.4 政府监管机构设置原则 020
2.2 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022
2.2.1 自然垄断理论 022
2.2.2 可竞争市场理论 026
2.2.3 政府失灵理论 028
2.3 第三方监管理论 030
2.3.1 第三方监管的内涵 030
2.3.2 第三方监管的应用现状 031
2.4 本章小结 032
第3章 我国铁路监管体制的现状分析 033
3.1 我国铁路行业基本特征 033
3.1.1 铁路的分类 033
3.1.2 主要业务及性质 035
3.1.3 管理体制 037
3.1.4 技术特征 039
3.1.5 经济特征 041
3.2 铁路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044
3.3 我国铁路监管现状及内容 045
3.4 国家铁路局监管职能 052
3.4.1 安全监察 054
3.4.2 运输监管 060
3.4.3 工程质量 064
3.4.4 设备监管 071
3.5 中国铁路总公司监管职能 072
3.5.1 安全监察 072
3.5.2 运输监管 073
3.6 财政部监管职能 075
3.6.1 财政部监管职能 075
3.6.2 财政部对铁路监管职能 077
3.7 国家监管职能 079
3.7.1 国家职责 079
3.7.2 国家对铁路监管职能 081
3.8 国资委监管职能 086
3.8.1 国资委作为国资监管者的职能定位 086
3.8.2 国资委对铁路监管职能 089
3.9 我国铁路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090
3.10 本章小结 093
第4章 国外铁路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 095
4.1 美国铁路监管体制改革 095
4.1.1 美国铁路改革 095
4.1.2 美国铁路的监管体制 096
4.1.3 美国铁路监管体制改革特点 099
4.2 英国铁路监管体制改革 100
4.2.1 英国铁路改革 100
4.2.2 英国铁路的监管体制 100
4.2.3 英国铁路监管体制改革特点 104
4.3 日本铁路监管体制改革 105
4.3.1 日本铁路改革 105
4.3.2 日本铁路的监管体制 109
4.3.3 日本铁路的监管体制改革特点 110
4.4 德国铁路监管体制改革 111
4.4.1 德国铁路改革 111
4.4.2 德国铁路的监管体制 112
4.4.3 德国铁路的监管体制改革特点 113
4.5 瑞典铁路监管体制改革 114
4.5.1 瑞典铁路改革 114
4.5.2 瑞典铁路的监管体制 115
4.5.3 瑞典铁路的监管体制改革特点 116
4.6 国外铁路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17
4.6.1 国外铁路监管体制改革经验 117
4.6.2 国外铁路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20
4.7 本章小结 123
第5章 国内典型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 124
5.1 交通运输其他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124
5.1.1 民用航空 124
5.1.2 道路交通 128
5.1.3 水路运输 129
5.1.4 邮 政 131
5.1.5 总 结 134
5.2 能源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135
5.2.1 电 力 135
5.2.2 煤 炭 138
5.2.3 总 结 140
5.3 电信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140
5.3.1 电信管理体制演变 140
5.3.2 电信监管体制 142
5.4 金融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147
5.4.1 金融行业管理体制演变 147
5.4.2 金融行业监管体制 150
5.5 国内典型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启示 154
5.6 本章小结 157
第6章 我国铁路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 158
6.1 铁路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158
6.1.1 总体目标 158
6.1.2 基本原则 158
6.1.3 基本思路 160
6.2 我国铁路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及监管对策 163
6.2.1 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备选方案 163
6.2.2 我国铁路监管机构设置模式改革 165
6.3 铁路各监管机构监管职能构想 168
6.3.1 国家铁路局监管职能 168
6.3.2 财政部监管职能 168
6.3.3 国家监管职能 169
6.3.4 国资委监管职能 170
6.4 铁路五大领域分类监管构想 171
6.4.1 分类监管 171
6.4.2 功能定位 172
6.4.3 分类监管构想 174
6.5 备选方案 180
6.5.1 分散监管方案 180
6.5.2 集中监管方案 183
6.5.3 备选方案比较 183
6.6 本章小结 187
第7章 我国铁路监管体制的保障机制 189
7.1 加强顶层设计 189
7.2 加强法律保障 189
7.3 加强利益平衡机制保障 190
7.3.1 利益平衡机制的内容 191
7.3.2 利益平衡机制的方式 194
7.4 加强监督机制 198
7.4.1 提高监管透明度 198
7.4.2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199
7.4.3 建立监督影响评估机制 199
7.5 加强人员保障 200
7.6 提升技术保障 201
7.6.1 互联网 202
7.6.2 大数据技术 203
7.6.3 云计算 205
7.7 本章小结 207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209
8.1 主要研究内容 209
8.2 主要研究结论 210
8.3 未来研究展望 212
参考文献 214
后 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