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巢,里面进进出出形形色色平凡而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像蜜蜂,尽其所能,慷慨地以自己的知识和对生活的智慧之蜜丰富我的心灵。这些“蜂蜜”常常夹有杂质,含有苦味。但不论何种知识,都不失为“蜜糖”。
名校名师视频导读。邀请了北京四中、实验中学等名校的名师为学生作了精彩的视频解读名著。
《童年》是作者以自己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小说。从小就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他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的走了过来。
《童年(视音频版)/琥珀文丛》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阿廖沙的生活,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和他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一个细工木匠的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因外祖父破产而辍学。他从十一岁开始独立谋生,当学徒、做童工、在轮船上做仆役、在戏院里当配角等。1884年,他离开故乡到喀山,做工之余,勤奋读书,并接触到民粹派和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工人和农民中进行革命宣传,为沙皇政府所监视和逮捕。他曾两度在南俄和乌克兰一带流浪,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愿望了解很深。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此后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到1905年,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鼓舞着艰苦卓绝斗争中的中国革命志士。
1913年至1923年间,高尔基陆续创作并发表了其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记述了作者二十岁以前的坎坷经历,并鲜明地描绘了俄国整个时代及当时底层人民贫穷、落后、愚昧而空虚的生活状况,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部宝贵的纪实性系列小说。
自传体小说在俄罗斯文学中自有其优良传统,特别像C.T.阿克萨科夫和л.н.托尔斯泰等都创造过类似的作品。只是他们的视野往往集中在其周围生活环境中,局限于贵族一类的“上层分子”。高尔基的着眼点则不同,他的作品几乎涉及到俄国的各阶层,特别是底层的劳动人民和小私有者,不论是小作坊工人、庄稼汉、士兵、妓女,还是作坊老板、古董师……对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无不进行有详有略的描述。
早在1893年,高尔基就有写作三部曲的想法。当时起的名字是《使我心灵受创伤的事实和思绪》,但也许由于其他事情的耽误,或者因为考虑得还不够成熟,写了几个片段便搁下了。
1907年,高尔基去伦敦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时,见到列宁。交谈中,高尔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父亲、外公、外婆、伏尔加河和自己的流浪生活……列宁听了后,竭力鼓励高尔基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认为“这一切都非常有益……”。高尔基欣然答应,表示“总有一天会写的”。
《童年》是1913年创作的,于同年下半年和1914年在《俄罗斯言论报》上发表。小说真实地描绘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发生的事情,时代性很强。
在高尔基童年的生活中,呈现在他面前的现实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在父母身边的生活和在外公家的生活。后来,这种分裂的生活现实在高尔基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互不相容,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莫过于外公和外婆两个人了。
小阿廖沙一到外公家就深深感到,外公“对我怀有敌意”。外公也是苦出身,他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精明能干,从一个拉纤的苦力,最后成了小作坊的老板。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同时又使他养成了一副六亲不认的铁石心肠,他认为人生在世,无时不在四面受敌.形成了“人与人只能以邻为壑”的人生哲学。外婆就不一样了。她与外公不但性格迥异,而且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上帝。在外婆心目中,上帝是大慈大悲、通情达理、宽以待人、和蔼可亲的。高尔基将人民身上的一切优秀品德都体现在她身上了。而外公心目中的上帝就不同了,他凶狠残酷,心胸狭窄,有强烈的报复心,这显然带有外公自身的一些特点。外公认为为了发财致富,对人刻毒残暴也是名正言顺的。这种自私和吝啬,完全是他作为小私有主的贪婪心理的真实写照。在童年的高尔基心目中,外婆与外公是善与恶的两个象征。
除外公外,童年的高尔基还认识其他一些人,其中就有小茨冈。小茨冈在内心素质上更接近外婆,但他时时处处受制于外公,而这一点最终毁了他,被活活砸死在沉重的十字架下。此外还有长期为外公卖命、最后双目失明被踢出门外、只能沿街乞讨的格里戈里师傅;而他们家的房客“好事儿”却有些与众不同,家里人都视他为“异类”,认为他是个“怪人”,不喜欢他,担心他把高尔基带坏,因此决心把他赶走。事实上他对高尔基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深打动了年幼的高尔基。
阿廖沙·彼什科夫终因母亲的去世、外公的破产,再也无法在这个家庭过下去了,尤其是这个家庭成员的种种作为,令年幼的阿廖沙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最后忍无可忍,只能离开这是非之地,投身到“人间”,去寻找另外的世界。
继《童年》之后,1916年,高尔基的《在人间》在《编年史》杂志上发表了。故事从1878年一直写到1884年,正是作者十到十六岁青春年少的时候。但这时高尔基面对的不是学习和憧憬,他必须想尽办法,自谋生路,应对命运的挑战。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出去找活儿干,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使他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他们,了解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所以《在人间》向我们揭示的不光是作者的所见所闻,而且还告诉我们他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年的所思所想与切身感受。
高尔基的三部曲中最后一部《我的大学》是1922年完成的,也是他在十月革命之后写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小说叙述十六岁的主人公满怀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了年迈的外祖母,来到了伏尔加河岸的喀山市。在那里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上大学的美好愿望顿时化为泡影,因为他必须直面人生,必须首先为生存而去干活儿。于是他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他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四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1888年秋,高尔基离开了克拉斯诺维多沃村,三部曲就此告一段落。这时高尔基只有二十岁,四年后又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多年的耳闻目睹、亲身感受,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这对他后来成为俄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一名杰出作家,不能不说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自传三部曲,为年轻的苏维埃文学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译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