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 一章,通过两部影片:《空军一号》、《远山的呼唤》,介绍了编剧法的基础概念(开场、热开场、冷开场、对位、例证性动作等),从整体上分析了影片的叙事结构。第二章,选取了《沉默的羔羊》及其续集《汉尼拔》,从大结构出发,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编剧概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动作轴线、重点场面、开掘场面、悬念、拖延、过场、关节点、必需场面),用图示法直观地展示了一部影片的结构组织,具体地诠注个别局部的技术功能。第三章,介绍史诗性电影结构。首先综述了戏剧性戏剧到戏剧性电影的历史沿革,其后阐述了史诗性戏剧的基本概念,以及史诗性电影的结构。第四章,选择《一夫人的保镖》进行影片续写练习。在拉片子的基础上,设计了从开端到高潮、从高潮到开端的两组六次续写练习。第五章,阐明叙事单元的概念,介绍了话剧、戏曲、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单元构成,并在单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戏剧体与叙事体的共通性。说明了电视剧由连续剧和系列剧这两种基本叙事方法构成。
引子
第一章 影片的整体构成——《空军一号》、《远山的呼唤》
一、开场
开场的概念
1.热开场——《空军一号》、《大白鲨》热开场、对位
2.冷开场——《阿甘正传》、《修女也疯狂》、《秋天的马拉松》、《远山的呼唤》冷开场、例证性动作、情境
二、开端和带人
开端部
1.动作片的开端部和带入——《空军一号》
带入
2.非动作片的开端部和带入——《远山的呼唤》
三、发展
发展部、展开部、递进部
1.动作片的发展部——《空军一号》节奏
2.非动作片的发展部——《远山的呼唤》发现与突转、人物关系的发展
四、高潮和结尾
高潮部、从高潮看统一性
1.动作片的高潮部和结尾——《空军一号》主高潮和次高潮及并列高潮
2.非动作片的高潮部和结尾——《远山的呼唤》结尾
五、读片参考:《女人香》、《拯救大兵瑞恩》
1.读片参考:《女人香》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4)叙事特色
(5)主题思想
2.读片参考:《拯救大兵瑞恩》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4)主题思想
(5)人物分析
(6)叙事特色
第二章 影片的结构、人物、主题——《沉默的羔羊》、《汉尼拔》
一、结构、人物、主题——《沉默的羔羊》
(1)剧情梗概
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动作轴线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重点场面、开掘场面、必需场面
(4)主题思想
(5)人物分析
(6)叙事特色
二、结构、人物、主题——《汉尼拔》
(1)剧情梗概
悬念、悬念的“三S原则”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分上下部、过场
(4)主题思想
三、读片参考:《马粥街残酷史》、《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1.读片参考:《马粥街残酷史》(《1978:校园往事》)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人物分析
(4)场景分析
(5)影片分析
2.读片参考:《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4)主题思想
(5)影片风格
第三章 史诗性电影结构分析——《霸王别姬》、《全金属外壳》
一、电影的两种戏剧叙事传统
1.从戏剧性戏剧到戏剧性电影
(1)戏剧性戏剧的产生——古希腊悲剧的“锁闭式”
(2)“意志冲突”说与“激变”说的争论——从“锁闭式”到“开放式”
(3)由戏剧舞台到电影银幕——戏剧性电影:“从高潮看统一性”
2.史诗性戏剧与史诗性电影
(1)史诗性戏剧
(2)史诗性电影
二、史诗性电影——《霸王别姬》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关节点、戏眼、戏胆
(4)影片分析
三、史诗性电影——《全金属外壳》
(1)剧情梗概
(2)结构与场景分析
(3)影片分析
四、读片参考:《姿三四郎》、《安德烈·鲁勃廖夫》
1.读片参考:《姿三四郎》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五次打斗和贯穿道具
(4)场景分析
(5)结构调整:从史诗性结构到戏剧性结构
(6)主题思想
2.读片参考:《安德烈·鲁勃廖夫》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4)剧中人物和主题思想
(5)结构分析
(6)长镜头的运用
第四章 影片续写——《第一夫人的保镖》
一、续写练习——《第一夫人的保镖》
(1)剧情梗概
(2)结构大纲
(3)场景分析
(4)结构分析
(5)影片续写练习
行动目的与贯穿动作
二、读片参考:《谁能领我回家》
(1)剧情梗概
(2)场景分析
发现与突转
(3)影片分析
第五章 电视剧的结构布局——《悠长假期》、《兄弟连》
一、单元的概念与应用
1.叙事单元的哲学基础
2.叙事的单元性
(1)话剧的单元性
(2)戏曲的单元性
(3)史诗电影的单元性
(4)戏剧体戏剧与叙事体戏剧的单元性比较
3.电视剧的叙事单元
(1)电视剧的题材内容和篇幅
(2)电视系列剧的叙事结构
(3)电视连续剧的叙事结构
二、结构与场景分析——11集日本连续剧《悠长假期》
(1)剧情梗概
(2)分集大纲
(3)分集结构
(4)人物关系设置
(5)关于偶像剧《悠长假期》
(6)分集读片
三、结构与场景分析——10集美国系列连续剧《兄弟连》
(1)关于原著和改编
(2)《兄弟连》的主题
(3)分集结构
(4)分集读片
参考书目
各章 编剧理论索引
跋
再版后记
1.热开场--《空军一号》、《大白鲨》
热开场
一种热闹的开场。热开场以强烈的外部动作开场,动作在前,动作的目的性和意义的说明在后;用设置小悬念的方式,引出总悬念,在小悬念解开的同时,介绍出全剧的总情境。热开场以小规模的强烈外部动作,引导出全剧主要人物的意志冲突。
热开场分成设置悬念与解开悬念两部分。前者为动作性的,后者为说明性的。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小的过渡段。开场完成后,要画一个段落句号。
热开场是一种通过热闹的动作,迅速引领观众了解全剧总情境的有效方法。热开场的技巧和概念,来源于戏剧,典型的例子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场。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幕一场,凯普莱特家的青年仆人向蒙太古家的仆人挑衅;提伯尔特随后跟来,双方发生械斗。维洛纳的市民在一旁起哄,推波助澜,随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家的父亲持剑上场,相互指责。全剧一开场,就通过一场械斗,交代出两个家族的世仇,介绍了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总情境。
这是一种热开场的典型手法:通过开场的小悬念,引起观众的兴趣。再以小悬念,带出大悬念。介绍出全剧的总情境。
下面选取影片《空军一号》、《大白鲨》的热开场,进行观片分析。
《空军一号》的热开场(9分35秒)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1997年出品。
全长124分钟。
编剧:安德鲁.w.马洛
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
主演:哈里森.福特
(1)从天而降
片头字幕。完整、系统的影片音乐。2分58秒。
哈萨克斯坦的夜空,寂静的城市,屋顶上站岗的叛军哨兵……俄罗斯主题音乐。
伞兵由空中向下俯视,夜视镜中呈现出绿色的城市……
哨兵颈部被红外线瞄准镜对准的红点,消音器发出的声音,血雾喷溅……
特种兵从天而降……伞具的金属声、伞布的丝绸声、狗叫、直升机马达声。
特种兵在楼顶安装炸弹。
开场的第一句台词:“19秒爆炸。”
(2)绑架
特种兵从凉台冲向楼梯,伴奏的小鼓声。
特种兵拉闸后冲进楼道,红色画面[客观镜头]与夜视镜绿光[主观镜头]交叉推进……
特种兵绑架匪首雷特将军,上到天台,一架直升机来迎接,双方枪战……俄罗斯主题音乐。
叛军向直升机射击,安放的定时炸弹爆炸,如同放出美丽的焰火……
开场的最后一句台词,特种兵:“这是小于,任务完成。”
(3)克里姆林宫讲演
哈萨克斯坦空镜从右向左摇出红场,俄罗斯音乐……声画错位,俄总统讲话声……
克里姆林宫内从左向右由贵宾席摇到主席台,俄总统介绍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发表演说,决心向恐怖分子宣战……
美国务卿对总统的演说表示不满,与总统进行目光交流……
(4)赶往机场
美总统轿车驶向机场……美国主题音乐。
空军一号在停机坪上……
美总统轿车驶向机场……美国主题音乐。
劫匪科舒诺夫登上空军一号……
影片是从片头字幕开始的,请注意片头的设计风格。片头音乐采用了歌剧序曲的手法。
序曲具有主题性、叙事性,适用于传达出戏剧性、情节性的情感。影片开场时,先后出现了美国与俄罗斯的音乐主题,二者构成尖锐的音乐冲突。在其后的情节中,相互冲突的音乐主题多次出现,成为揭示戏剧冲突的有力手段。
开场第一句台词:“19秒爆炸。”这是绑架行动的倒计时,设置紧张的悬念。开场最后一句台词:“这是小子,任务完成。”告知观众这一小段的结束,相当于写一个句号.
在影片中,段落结束时,要标示出句号,明白地告知观众,本段落结束,这样观众便可以将以上信息进行总结,对下面画面的信息归总到后面的段落。如果在句段处不标出句号,会使观众不知道该把一连串的镜头如何切分,造成信息组织的困难。国内许多影片镜头联接粗糙,是由于编导还没有将电影镜头上升到语言层面来理解。
本段镜头叙述采取多元立场。特种兵将要冲进雷特将军的卧室,主观镜头由门口推向雷特的卧床,然后,从雷特的视角摇向特种兵,特种兵迎着镜头冲过来……这组镜头,是站在雷特将军的立场进行叙述的。这样就从敌我两个方面,对同一事件做出完全不同的叙述,得到了完全对立的情感判断。这种多元化的叙事立场,有助于多角度、立体化地反映事件,充分开掘出事件所包含的思想内涵。
克里姆林宫大厅一场,采用了简单化的卡通手法,匪巢式的、烟雾腾腾的大厅,显示美国总统此行的冒险性。卡通化是一种表述语调,一种情感色彩。
起始符号与句号同等重要。起始符号要给观众一个警醒,提示一个新句段的开始。起始的首要任务是交待新故事展开的环境。注意这个句段的起始标志,它运用有技巧剪辑,从哈萨克斯坦摇到红场,再摇到克林姆林宫大厅,自然地完成了由动作性场面向说明性场面的过渡,流畅地衔接起上下两个故事段落。
请注意导演手法和镜头语汇,细心分辨音乐、音响与运动镜头的结合。当特种兵冲进哈萨克斯坦叛军的楼道,小号、鼓声与脚步声,以及红色画面(客观)与夜视镜绿色画面(主观)的切换,构成了灯光与音响的交响曲。在这组运动镜头中,将运动镜头(特种兵主观运动镜头)和镜头内部的运动(人在镜头中运动)结合使用。镜头简单切换,却造成了丰富的动感。镜头语汇简明,场景却十分丰富。
段落的结尾,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镜头语言,将总统轿车与恐怖分子登机平行切换。最后用空军一号与大音量的美国主题音乐,作为开场结束的句号。
《空军一号》开场的叙事特点:通过绑架,迅速构成悬念,然后通过演讲,迅速解开悬念。我们把这个开场段落,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制造悬念在外部动作中开场一一伞兵劫持叛军首领。观众猜测是谁绑架了谁,为什么要绑架?第二部分:过渡段一一空镜头。有技巧剪接:从哈萨克斯坦夜景摇到红场,从大厅摇到主席台。第三部分:解开悬念俄国总统讲演说明,是谁在行动,行动目标,为什么行动,行动的意义。主人公出场方式一一在动作中“亮相”。例证性动作。第四部分:结尾平行叙事:总统奔向机场,恐怖分子正在登机。设置新悬念。机场,空军一号。画句号。
开场的劫持行动,没有说明是什么人劫持什么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编剧设置一个小的悬念,随后通过解开小悬念,介绍出全剧的总情境、总悬念。
在设置悬念与解开悬念之间,有一个过渡句。在强烈的外部动作结束后,有几秒钟的长镜头(莫斯科夜景和克里姆林宫内景),使观众情绪从动作冲击中平缓下来,然后向说明性的部分转换。
总统在台上讲演,开门见山,回答了观众期待的所有答案:美国特种部队在上周绑架了叛军首领雷特,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原子弹,威胁到了全人类的安全。这些答案,正是全剧的总情境一一恐怖分子的威胁。
电影剧本中主要人物的首次出场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京剧中的“亮相”。总统一出场,就作了进攻性的发言,这个例证性动作,表明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在结尾部分带出全剧的总悬念,恐怖分子通过安检门,登上空军一号。
《大白鲨》的热开场(8分30秒)
美国环球影片公司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摄制,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原始音乐三项金像奖。
编剧:彼得。本奇利卡尔。戈特利波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第一部分:制造悬念
(1)海滨营地。男青年与少女在海滩上追逐。
(2)少女在海中裸泳,人被神秘地拖动,恐怖的惨叫。
第二部分:过渡段
(3)从海面摇到家中,警长布洛迪与狗在瞭望海面。
(4)妻子艾伦醒来与布洛迪谈话,孩子从院中跑进来。
(5)警长接到报警电话,开车前往海滩。
第三部分:加强悬念
(6)海滩。警长询问男青年,发现少女尸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