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们对“鼠疫”这一传染病似乎鲜有耳闻,然而该病却向来被认为是最为致命的疾病。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致命传染背后,都有鼠疫的影子。同时,这一疾病如今依然与人类如影随形,甚至仍存在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约翰。特而和露辛达。马克是一对夫妇,来自新墨西哥州圣达菲,他们曾于2002年11月感染鼠疫。露辛达很快痊愈,而她丈夫约翰的病情却迅速恶化,当即陷入了由药物引起的昏迷状态,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半月。当他最终醒来时,约翰发现自己的双腿自膝盖以下已经全部截断。虽然他得以幸存,但情况一度十分危急;其亲属曾匆匆赶往他病床边,以为只能见到最后一面。听着约翰讲述他的经历,可以清楚感觉到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身患鼠疫的濒死体验。本书是以瘟疫为切入点,主要内容叙述的是大型传染病对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例如“鼠疫”一章,通篇叙述了鼠疫如何影响了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历史发展。“天花”一章讲述了在西方殖民过程中,大型传染病在“处女地”的肆虐,加速了殖民进程。
约翰·艾伯斯John Aberth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世纪晚期的黑死病。在美国佛蒙特州多所大学授课。著有《黑死病:1348—1350年大瘟疫》《第一位牧马人:人类历史上的疾病》《末日边缘:中世纪晚期的饥荒、战争与死亡》等。
译者简介:
徐依儿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医药卫生史。
绪论 1
第一章 鼠疫 23
致命的古老疾病 24
天降利剑:第一次世界大流行 29
黑死病:第二次世界大流行 42
疾病帝国主义:第三次世界大流行 82
反思 94
第二章 天花 97
新大陆的浩劫 104
种痘与疫苗 114
现代医学战胜的疾病 117
第三章 肺结核 119
社会性疾病 121
白死病与吸血鬼 125
耐多药肺结核 129
第四章 霍乱 141
霍乱与社会矛盾 143
帝国的工具 147
污水传染理论 150
第五章 流感 153
1918 年至 1919 年流感大流行 161
1976 年疫苗项目 171
关于禽流感的争议 176
第六章 艾滋病 185
一种年轻的传染病 186
美国:逐渐边缘化的艾滋病 199
独特的“非洲疾病” 211
其他第二类国家的情况 227
第三类国家的情况 236
艾滋病及其隐喻 239
结论 243
注释 251
参考书目 297
索引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