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导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学术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六大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包含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仁爱: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
一、“仁”字的基本含义
二、仁爱思想的渊源
三、仁爱思想的发展演变
四、仁爱思想的丰富内涵
五、仁爱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当代意义
民本: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一、民本思想的历史源流
(一)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轫于殷商时期
(二)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演进脉络
(三)民本思想在历史演变中得以继续深化
二、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从天与民的关系看,天佑众民,敬天保民
(二)从民与国的关系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三)从治国理政的要义看,政在养民,立君为民
三、民本思想的基本走向
(一)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汉唐时期对民本思想的逐步完善
(三)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的发展日益完善
(四)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和现代转化
四、民本思想的独特创造
(一)民本思想以社会伦理为本位
(二)民本思想是间接民主思想
(三)民本思想的目的在于限制君权
五、民本思想的价值理念
(一)民惟邦本,以民生为重
(二)以民为主体,由民来做主
(三)许民以厚利,顺民心民意
六、民本思想的政教意义
诚信:中华文化的做人准则
一、诚、信与诚信渊源
(一)何为“诚”?
(二)何为“信”?
(三)何为“诚信”?
二、诚信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殷商西周时期的诚信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诚信思想
(三)汉唐盛世时期的诚信思想
……
正义:中华文化的道德原则
和合:中华文化的独特品质
大同:中华文化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