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世纪以来,经济科学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它已成为基于数学模型的社会科学,逐渐替代了文字阐述。该著作基于历史和哲学视角,应用一系列案例研究来论述和分析这种变化,并阐明这种变化的本质和意义。该著作通过特定的模型来解释经济学家如何创建模型,并如何应用模型进行推理。该书对经济学家和科学研究工作者(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有参考价值。近两个世纪以来,经济科学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它已成为基于数学模型的社会科学,逐渐替代了文字阐述。该著作基于历史和哲学视角,应用一系列案例研究来论述和分析这种变化,并阐明这种变化的本质和意义。该著作通过特定的模型来解释经济学家如何创建模型,并如何应用模型进行推理。该书对经济学家和科学研究工作者(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有参考价值。
序
科学是复杂的。历史学家天衣无缝的解释使科学通俗易懂,与此同时,他们有时也在文章中讲述科学生活中的困难与疏漏。哲学家对科学方法的分析通常讨论不足,但避免了种种棘手的细节的矛盾。这本书与上述专著不同:本书并不按时间线索进行历史叙述,也不强化模型的思想体系,然而,本书野心勃勃的目标是讲述经济学采用建模方法的历史以及已被接受的经济科学哲学。为了实现此目标,本书与其他许多专著一样秉持着迎难而上的精神。
因此,本书并非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本书在对一系列历史案例进行研究的同时始终坚持哲学角度的评述。我一直将本书描述为一本旅游指南:本书介绍了经济学中最著名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模型,就如同介绍一个三星级旅游景点,并以每一个模型为基础不断更新对现代经济学本质的哲学解释。但是读者可能会觉得本书与侦探的案例本有相似之处:在一系列的调查中, 追踪并理清线索,最终说明经济建模的意义。就我个人而言,案例研究是明确科学如何发生作用的最佳方法。案例塑造的个体故事纵深地捕捉到了经济科学的惯例,这些个体故事的集合为更充分地解释经济学如何成为一门建模科学提供了素材。正如我们所知,这些混乱的细节很重要,因为平铺直叙缺乏可信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破坏因素(问题)往往隐藏在细节中,因此如果缺少细节,那些规模更大且更重要的事件将无法被理解也无法被解释。毕竟,如果线索被省略,侦探小说会怎样?同理,如果论证过程中微小的细节被忽略,会发生什么呢?
本书到底将不涉及哪些内容又包含哪些内容?本书并不试图对模型下定义——但集中讨论了模型的特性,这些特性使模型在科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并未表明存在不同种类的模型,而是阐释了被视为模型的事物的异构性。本书并不认为模型的特征易于描述,但确实论证了为了理解模型我们应关注使用模型的目的和方法。本书的观点并非完全公正,但确实论证了在经济学中模型既非常有效地创造了知识,也在此领域的......
Mary S. Morgan,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海外院士,伦敦经济学院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历史学和经济哲学教授。她出版了一系列历史和经济哲学方面书籍:从统计到实验再到事实,从十九世纪社会进化论到冷战时期的博弈理论。她早期的著作有《计量经济学思想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和《模型中介》(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与玛格丽特.莫里森合著)。她还汇编了许多关于应用模型进行度量与决策以及概率论思想发展的选集。摩根教授作为英国社会科学院(British Academy)教授,以及普林斯顿大学戴维斯中心研究员,目前正开展“跨社会科学案例研究的再思考”项目的研究工作。
1建模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001
第一部分改变经济科学的实践003
1.1从规律到模型 从文字到对象003
1.2经济学中建模的引入008
1.3经验推理模式016
第二部分建立模型,使用模型022
1.4使用模型推理:形式、规则和推理资源022
1.5模型研究方法:模型中的世界,世界的模型032
1.6结论040
致谢041
参考文献042
2模型构建:新配方、材料及其整合051
2.1李嘉图,“现代”的经济学家?053
2.2李嘉图的经济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经济055
2.3构建李嘉图的数值农场模型和分配问题064
2.4李嘉图的模型农场和模型农业082
2.5模型构造:创建新的方法088
致谢095
参考文献095
3想象和图像化:创建一个新的模型101
3.1引言103
3.2转化行为或创造世界的一个新途径?105
3.3模型构建中的数学经济世界108
3.4画家的空间与经济学家的空间110
3.5埃奇沃斯盒状图的历史118
3.6模型中的新世界:表征的问题?130
3.7在模型中看世界141
3.8结论143
致谢144
参考文献145
4角色塑造:理想类型、理想化和漫画艺术151
4.1引言153
4.2特征化经济人:古典经济学家的理性经济人154
4.3概念形成:韦伯的理想类型和门格尔的人类经济158
4.4符号化的抽象:杰文斯的精明人163
4.5夸大品质:奈特的投币机人168
4.6将一幅漫画转变为一个角色模型:理性经济人172
4.7漫画艺术和理想化进程176
4.8模型人的简历:脱离理想化和经济人角色的改变183
致谢186
参考文献187
5隐喻和类比:选择模型中的世界193
5.1从隐喻到类比模型195
5.2纽林-菲利普斯机器199
5.3纽林-菲利普斯机器的发明者:沃尔特??纽林和
比尔??菲利普斯207
5.4纽林-菲利普斯机器的发明212
5.5类比模型和新事物230
致谢239
参考文献239
6问题与故事:抓住事物的核心245
6.1引言247
6.2塑造模型资源的故事:弗里希的宏观动态体系248
6.3体现凯恩斯《通论》的问题与故事251
6.4发现新维度,讲述新故事263
6.5以叙事抓住事物的核心270
6.6后续展望284
致谢285
参考文献285
7模型实验291
7.1引言293
7.2模型世界中的实验294
7.3“实验室”实验中的模型309
7.4比较:模型实验与实验室实验314
7.5混合方法324
7.6材料的重要性:惊讶与混淆330
致谢333
参考文献333
8模拟:向经济学引入微观视角和漫画技术339
8.1新技术的诞生341
8.2模拟:内容和背景343
8.3舒比克和模拟347
8.4盖伊??奥克特的生平与“微观模拟”355
8.5把“显微镜”引入经济学360
8.6模拟如何像显微镜一样工作?368
8.7观察—推理问题372
8.8结论377
致谢378
参考文献379
9模型模拟、典型案例和经典案例叙述389
9.1引言391
9.2战争博弈392
9.3经典案例叙述395
9.4评论家的困境:情境拟合的情况、叙述和案例404
9.5结论421
致谢422
参考文献423
10从模型中的世界到世界中的模型429
10.1引言431
10.2模型:经济学的新研究对象432
10.3研究对象的工作439
10.4建模:经济学研究的新实践446
10.5世界中的模型453
致谢462
参考文献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