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成果汇集,全书分成八编,提出了“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分层施教,提优补差。二是规划生涯,自主发展。三是兴趣第一,志愿为上。对教育管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于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古今中外论者芸芸、不一而足;追求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的先贤,古往今来前赴后继、层出不穷。年长日久,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教育问题愈积愈多,甚至同样的问题日益复杂、解决难度陡增。于是,本来近在咫尺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流逝,竟可能成为“彼岸”。于是,一种朴素的心愿油然而生:教育应回归本源、本质、本真、本然。而如何回归?就成为作者近些年不懈思索的领域。
王国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第七届省人民政府督学,国家督导委员会专家库专家,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专家库专家,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督导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苏派教育研究中心顾问。
第一编 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教育变革
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时代的呼唤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走向开放而灵活的教育
“‘苍梧派’教育思想体系”启思
《中国劳动教育百年图影》:掠影与建言
STEM教育:认识和实践
STEM教师来源的现实途径:培训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应有作为
中小学生品格提升的基本遵循
学生发展指导:现实而战略之任务
第二编 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
考量区域基础教育的基本维度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基本路径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江苏经验
基础教育内涵建设的江苏特点
在危机中育新机
基础教育困局的破解之策
公平与卓越基础教育的构建
乡村教育·乡村教师
薄弱初中建设的意义
民办学校的科学发展
高质量基础教育与教学研究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三则
第三编 筑优素养跑道的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
筑优素养的跑道
适合的教育与课程的变革
学校课程建设的依循
普通高中新课标落实要点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ABC
课程基地的教学文化
幼儿园课程建设要件
课程游戏化建设要领
第四编 教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像教育家般言行
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之道
名师的担当和坚守
名师与核心素养落地
名师工作室应有的品质与功效
班主任应有“大爱”的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途径
好教师???好校长?好学校
第五编 学校文化的效用和建设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任务
文化创新: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逻辑选择
指向核心素养的学校文化建设原则
文化创新与课程建设
校园与校园文学
课本里的中华传统文化
学校特色?武术课程?文化传承
文化规制下的课堂教学
教科研于学校文化变革的作用
第六编 学科育人的意义和路径
新课标新教材实施的基础工作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变革
学科教学研究基地的目标任务
学科育人:榜样与行动
把握教材:立足点、重点和难点
驾驭教材的境界
二次备课的效能
课堂品质提升与教师素质涵养
课堂教学生态建设的意义
第七编 “学生中心”的教学和评价
教学设计需匠心
阅读的自由与自觉
主题阅读教学的基本问题
全息阅读的价值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的主旨
民族团结教育三问
珠心算实验的新任务
英语主题阅读的实践逻辑
深度思维?体育学习与教学
教学评价的人本性和科学性
命题的立意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的特殊性
艺术素质:测评与提高
第八编 教育科研的职能和使命
教育科研的职能和使命
教育科研应“不着铅华”
教科研机构的应有作为
群众性教科研服务指导的创新
区域教科研:责任、原则和方法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布局
中小学教育科研:回归本真
幼特教科研的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科研的出发点
教科研基地建设的新要求
教科研基地园的应有姿态
教科研品牌活动?活动主题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