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湾儿》收录了笔者近5来发表的部分散文和随笔。内容丰厚质朴,既有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对亲友故旧的追怀,如《六六湾十六号》《吴大夫》《冷庆德》,也有对当下日常的记述,如《出轨的旅行箱》;既有对世俗人情的玩味与依恋,如《赵姨的苹果》,也有对艺术人生的品读与静思,如《花、影子与光》。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动一念,随思随感,随忆随录,杂缀成文。涵育世故人情,展显时代碎影。
这本书的形成,大致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机缘。
一是,二〇一〇年我开始使用QQ。二〇一一年受一位年轻老师的启发与指导,注册了QQ空间,而后便隔三岔五地写一些随笔,发表在空间上。我这人行动力不行,但想法不少,靠谱的不靠谱的都有,能有个平台说说,总不是个坏事。
二〇一六年,女儿在大学里跟同学一起,创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这令我十分感慨。互联网时代,真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舞台,而我们,也的确正在享受着有史以来最多的自由,有幸赶上了,就要尽量有所体验。于是就又在女儿的影响与指导下,建了一个公众号,也算是与时俱进吧。小的时候跟着大人学,年龄大了还要多向年轻人学。慢慢的,写得多了,看的人也多了,也就有了更大的写的动力。
二是,在这期间我也刚好进入天命之年。都说五十而知天命,可到底知不知,知什么,知多少,真知假知,还真是一笔糊涂账,说不清楚。当然,也没有谁会去问你。但即使没有人问,即使说不清楚,我也想自己说说,哪怕是对着虚空念叨念叨呢。
三是,我除了在中学里当老师,别的什么也没有干过。但就像当厨师总是亏不了自己的嘴;当老师的,教小孩读读写写,自己也就顺便有读有写。这样的人生当然谈不上什么气象,但我也觉得挺好。高树有高树的大眼界,矮草有矮草的小怀抱。所以,旧人旧事,衣食住行,愁虑欢喜,拉拉杂杂,竟然也写了十年的光景。拼凑在一起,就权当天命之年的一点知吧。人到中年,也算是个交代,不枉耗费掉的半世粮食。
有了这些文字的积累,就有了出书的想法。去年暑假,我把我的愿望跟广东省教育学院的黄淑琴老师提起。黄老师是我二〇〇五年在广东省教育学院进修时的老师,也是班主任。黄老师慨然相助,当即便介绍我结识了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古碧卡、姚晓莉两位编辑。她们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读修改,最终有了这本书。这期间又经历新冠病毒疫情,隔离居家倒也正好给我提供了校对的时间。至此,在我平淡的人生中,这桩大事终于做成了。在此特向黄老师、古编辑、姚编辑表示衷心感谢。
是为序。
孟报春,198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同年入开封市第五中学。2000年调入珠海市第四中学至今。曾获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和广东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本人喜爱文学艺术,自1995年起渐次在地方报纸杂志发表散文随笔。2016年建立文学类公众号“春语斋”。
自序
第一辑
上幼儿园
坑和猪
四角儿教案
在河大澡堂洗澡
旱厕
枪
爱国卫生运动
地标
有机玻璃扣
北屋
十号楼
老飞头
窟窿与豁口
等待
壮举
六六湾儿十六号
第二辑
三学记
看火车
看下雪
在河大礼堂看电影
在浮桥上看黄河
大年初三
青葱三题
第三辑
魏姨与周栋
赵姨的苹果
四十年前那些要饭的
那些会过的人
凉老师
章老师
张校长
赵老师
马力
吴大夫
刘文章
……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
第七辑
第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