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聚焦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公开”与“规范高效”两个方面,循序渐进地研究了八个主要问题,由此构成了全书的八篇及二十三章。虽然每个篇章各有侧重,但在整体上沿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定位出发,讨论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的改革思路。
绪论是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的一个总体评述和该书的研究思路,为全书研究提供了一个“集散地”和“路线图”。在全面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书关注的新问题和思考的新方向。
第一篇“制度背景与功能定位”包括3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背景、住房公积金政策演变和住房公积金功能定位问题。
第二篇“作用发挥与'扩面'需求”包括4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促进住房消费、住房公积金推进新型城镇化、住房公积金助推农民工市民化、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等问题。
第三篇“制度公平与保障差异”包括2章,在分析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住房公积金保障差异。
第四篇“运行机制与公众评价”包括3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运行效率测评、住房公积金制度社会认知、住房公积金制度满意度评价等问题。
第五篇“管理体制与机构效能”包括3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属性与公众认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行与公众认知、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
第六篇“风险研判与系统防控”包括4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信用风险、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住房公积金操作风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运行风险管控路径。
第七篇“国际模式与经验借鉴”包括2章,分别研究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借鉴与国外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借鉴。
第八篇“公开规范与改革路径”包括2章,集中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思路与建立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
古话讲“安居才能乐业”,也讲“有恒产者有恒心”,说明住房及其产权既是基础性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社会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制度进行了系统深刻的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居住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房地产市场成为配置住房资源的决定性基础。与此同时,面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住房制度转型的初期,为了解决普遍性的收入不高,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运而生。作为一项住房金融制度创新,住房公积金曾经在筹集建房资金、激励住房消费、转变住房观念、助推住房市场化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不过,随着人们收入的普遍提高,房地产市场地位的日益增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功能与效果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加快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虽有周期性的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因素。在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和不协调的问题,特别是住房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持续存在,金融体系改革还在路上,这些状况都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住房公积金是一项既关系到房地产业,也关系到金融业,还关系到政府调控的具有多重功能的制度安排。
具体到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上,近年来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些改革方向也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在支持中低收入群众购房的同时要杜绝利用公积金炒房。此外,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落实租购并举的过程中也将其功能扩展到提供租房方面。
基于上述市场转型、宏观经济和住房制度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重点完善两个方面:公平公开与规范高效。公平公开强调在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上持续扩大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群体;规范高效突出住房公积金在使用及监管等流程上持续改进。本书正是聚焦于这两个方面,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评价及其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合中国实际与国际经验,要同步实现提升公平公开与规范高效这两个目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应成为未来住房公积金发展的方向。当然,这一转变并非易事,本书虽然提出了从住房公积金转变为政策性住宅金融的构建设想、运营思路、商业模式、公司治理和监管等实施路径,但最终能否实现转变,还有待更为深入的改革创新。围绕着持续推进的住房公积金改革实践带来的新课题,将是我们研究团队在未来努力的方向。
王先柱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总体框架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定位、效果与改革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主要内容
第一篇 制度背景与功能定位
第一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背景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框架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法律属性
第二章 住房公积金政策演变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梳理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政策取向的阶段性演变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政策功能变化的动力与张力
第三章 住房公积金功能定位
第一节 “住有所居”目标下住房公积金角色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目标定位
第二篇 作用发挥与“扩面”需求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促进住房消费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的重大独特作用
第二节 公积金贷款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第三节 贷款作用于住房消费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公积金贷款效应的实证检验
第五节 对促进住房消费作用的未来展望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对住房公积金的需求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成效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案例
第五节 住房公积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提升方向
第六章 住房公积金助推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艰巨任务
第二节 农民工的经济条件与购房需求
第三节 农民工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认知状况
第四节 农民工购房压力的区域差异性
第五节 住房公积金支持农民工购房的效应与对策
第七章 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的必要性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对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的深入思考
……
第三篇 制度公平与保障差异
第四篇 运行机制与公众评价
第五篇 管理体制与机构效能
第六篇 风险研判与系统防控
第七篇 国际模式与经验借鉴
第八篇 公开规范与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