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创新:环境、资源与模式》主要从多媒体教室应用现状、具身认知学习环境构建、博物馆教育中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构建与设计、数字化场馆中的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混合式学习空间和翻转课堂本地化教学模式建构、问题式和交互式微学习单元包设计、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和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和教学方法研究者等人士阅读参考。
我们身处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领域一系列的全新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国自从2001年开始,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建设、专业标准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政策措施引导方面持续发力,先后出台和实施多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措施,如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教学发展中心、精品共享资源课程、教学名师、本科“双万”和“金课”计划、“互联网+教育”、师资卓越计划、“人工智能+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等教学改革项目。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进程,提升了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在我们的学校里,传统的教学观念、教育方式逐渐被取代和颠覆;传统的教室逐渐被多媒体教室、创客教室或者智慧教室代替,并且赋予了教室学习空间的新概念和理念。教学除了正式的学校教育,还有越来越多的非正式学习活动,如场馆学习、创客教育和慕课学习等。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合作式、探究式和项目式的教学活动取代。教师使用电子教鞭和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使用交互式学习工具,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等。这些变化每天都在发生,也促使我们去研究这些教学变革,探寻最佳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以及最好的学习资源和优质的学习环境。
本书是由李志河教授领衔的教研团队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应用,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以及学习者满意度等方面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
本书各章作者分工如下:李志河撰写第一章,葛世鑫撰写第二章和第十三章,许芳撰写第三章,刘芷秀撰写第四章和第八章,师芳撰写第五章,周娜娜撰写第六章和第十一章,杜星月撰写第七章,李玲玲撰写第九章,李珊珊撰写第十章,李宁撰写第十二章。
本书得到山西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教育学,山西省“1331”工程项目:高师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山西省“1331”工程项目:教师教育学科群指令课题(山西教师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Jsjyxkq201904),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度优质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以及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等课题基金的资助。
感谢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卫建国教授和校长杨军教授,他们对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情怀和坚持,引领山西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并且给予本书编写极大的信心和支持。
感谢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闫建璋教授和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各位同人,本书顺利出版得到了他们的很多帮助和支持。
感谢山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范哲锋教授,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课改教师赴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教研培训活动中,我们的多次交流和互动播下了教学创新研究的种子,结成今天的硕果。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张林和校对郝阳洋等人对本书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另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和引用了大量专著等文献资料,在此对各位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所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如有疑问或者需求可与作者联系(381373449@qq.com,李老师)。
李志河,男,甘肃环县人,山西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高校“1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教育技术学省级本科专业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改课题27项。发表6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现代教育技术》等教材和著作12部,教研成果荣获省级和校级一等奖,科研成果荣获山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高校科学技术(技发明术)二等奖。
第一章 引言
一 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 教育教学形态和功能逐渐转向
三 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措施
四 我国相继实施一系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第二章 研究价值与方法
一 研究价值
二 研究方法
第三章 高校多媒体教室应用现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多媒体教室概述
五 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设计
六 访谈设计
七 实地观察
八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身认知学习环境构建
一 具身认知学习环境概述
二 具身认知学习环境的特征
三 具身认知学习环境要素及相关技术
四 具身认知学习环境的构建原则
五 具身认知学习环境构建及应用
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化场馆中的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相关概念
四 理论基础
五 文献综述
六 研究设计与过程
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场馆学习环境设计
一 非正式学习环境概述
二 场馆学习环境的特点
三 场馆学习环境设计
四 场馆学习环境的构建
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混合式学习空间构建
一 学习空间概述
二 混合式学习空间概述
三 文献综述
四 混合式学习空间特征
五 混合式学习要素
六 混合式学习模式类型
七 混合式学习空间模型
八 案例研究
……
第八章 翻转课堂本地化教学模式建构
第九章 问题式微教学单元包设计
第十章 交互式微学习单元包设计
第十一章 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构建
第十二章 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满意度
第十三章 研究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