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无前例大劫难
全世界那颗高悬已久的心终于可以放下稍许——2019年6月29日下午,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在G20大阪峰会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宣布:美国企业可以继续向华为出售零部件。同日,中国外交部G20特使、国际经济司司长王小龙表态“欢迎”。全球股市应声飘红。
然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反应颇值得玩味。在 “解禁令”宣布足足三日后,他才就此事回应:“特朗普总统的声明对美国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华为也愿意继续购买美国公司的产品。但我们没看到这对我们目前所做的事有太大影响。我们仍将专注做好自己的工作。”
任正非的冷静是有依据的,特朗普这番看似“走出一大步”的表态实则谨慎而有限度:美国并未将华为从“实体清单”中移除;也没有撤销导致任正非女儿、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2018年12月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被加方无理扣押的“引渡要求”。显而易见,美国对华为的“极限施压”已创造了一个超级大国针对一家外国民营企业进行全面扼杀的丑陋先例,特朗普高高举起的大棒绝不会轻易放下。只不过,今日之华为已有十足底气,才得以持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淡定从容。
一、华为不是中兴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中美贸易摩擦日益激烈,很快,涉及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迅速上升到约2000亿美元。
眼看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演变为漫长的博弈,美国明白坚毅的中国不是墨西哥,也意识到中国拥有足够分量“反击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较量开始溢出贸易领域。
2018年12月,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事件爆发。2019年5月,中美第十一轮贸易谈判并未取得理想效果。2019年5月17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正式将华为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8家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旨在切断华为供应链,令其“无货可卖”。此举震惊世界。
数日后,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Google母公司Alphabet宣布不再与华为开展需要转让硬件、软件产品和技术服务的业务。据路透社报道,谷歌停止合作后,华为将无法立即更新谷歌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华为的下一代安卓智能手机将无法使用包括谷歌应用店(Google Play Store)、Gmail和YouTube在内的服务。毫无疑问,这对华为手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一场极严重的打击。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随后,高通(Qualcomm)、英特尔(Intel)等华为的美国主要供应商纷纷宣布,中断与华为的合作。国内外芯片专家开始质疑华为在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下继续运营的能力。
这一幕,似曾相识。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中兴通讯违反美国的制裁禁令”为由,宣布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零部件,期限为七年。两个月后,中兴通讯作出缴纳10亿美元罚金并改组董事会、接受美方监管的让步后,禁令解除。此次,美国再次使出“极限施压”的杀手锏,企图故技重施,剑指华为公司。这不由使人发问,为什么美国要以举国之力打压华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
华为之所以成为美国的“心腹之患”,固然与其在5G方面的技术优势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的强大——已迅速发展40年且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世界上不少小国也拥有巨型跨国企业,但它们从未成为美国打压的目标,因为单凭一个企业无法对美国构成威胁。
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以巨大的科技优势称霸世界。其国内部分政治势力以极强的危机意识,预判到了华为崛起的“蝴蝶效应”。2019年1月28日《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认为,世界上一场新的军备竞赛,虽然只是一场涉及技术而非常规武器的竞赛,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将同样构成极大威胁。在一个由计算机网络控制着最强有力武器(除核武器以外)的时代,任何主导5G的国家,都将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拥有经济、情报和军事上的优势。美国政府坚信,这场竞赛只有一个赢家,成王败寇。正如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其二,华为已走在了5G技术——影响人类未来发展进程的基础技术——的最前沿。根据华为公司2018年年报,2018年,华为公司的销售收入高达7212亿元人民币。截至2018年年底,211家世界500强企业、48家世界1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华为的5G技术全球领先,正成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能生活等各种先导产业的基础设施。根据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3月,中国申请的5G专利占全球的34%,韩国以25%紧随其后,美国和芬兰则以14%并列第三。其中,华为一家企业就拥有1554个5G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简称SEP),位居世界第一。比位居第六、第七的高通和爱立信多出一半。不少专家认为,华为所拥有的“庞大且全球性的关键技术专利组合”是美国无法破坏的优势,而中国近年来在移动通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上的“专利井喷”,正削弱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此情形下,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取胜的美国,开始“功夫在诗外”了。它以国家安全为由,竭力将华为排挤出美国市场。同时又向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利益关系密切的盟国施压,迫使这些国家拒绝使用华为提供的电讯产品。
一位法国电信的技术人员在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称,他们认为华为的设备质量一流,并直言:“从技术层面来讲,所有电信供应商的设备都有可能被利用设置间谍程序,为什么要特别封杀华为的设备?显然,这同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密切相关。”华为公司的一位高管也曾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称,我们太强大,令美国害怕。
其实,美国政府也从未讳言对华为的打压。《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美国官员表示,他们正强化对华为进行遏制,因为全球无线电讯商即将开始升级到5G。美国官员说,他们不希望让北京有可能干扰不断成长的物联空间。
但华为不是中兴。对于美国的“极限施压”,任正非未雨绸缪,成竹在胸。
2019年5月17日凌晨,就在美国宣布“禁令”几小时后,华为悲壮发声:“所有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原来,华为“常将有日思无日,且把无时当有时”,早已做出极限生存的假设,以底线思维积极应对,通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已拥有了替代美国供应商的芯片研发生产能力。
5月17日凌晨2点,华为心声社区转发了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总裁何庭波致员工的一封信——
尊敬的海思全体同事们:
此刻,估计您已得知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的实体名单(entity list)。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
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数千个日夜中,我们星夜兼程,艰苦前行。
华为的产品领域是如此广阔,所用技术与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
后来的年头里,当我们逐步走出迷茫,看到希望,又难免一丝丝失落和不甘,担心许多芯片永远不会被启用,成为一直压在保密柜里面的备胎。
今天,命运的年轮转到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超级大国毫不留情地中断全球合作的技术与产业体系,做出了最疯狂的决定,在毫无依据的条件下,把华为公司放入了实体名单。
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
是的,这些努力,已经连成一片,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
今天,这个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
华为立志,将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仍将如此。
今后,为实现这一理想,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
今后的路,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年来打造备胎然后再换胎了,缓冲区已经消失,每一个新产品一出生,将必须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
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
何庭波
2019年5月17日凌晨
海思员工清晰记得任正非十多年前的警示:“...(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当危机真正降临,海思的存在也为任正非增添了应对的底气。5月19日任正非在深圳公司总部接受媒体采访时霸气回应,华为公司将继续开发自己的芯片,减少生产禁令带来的影响。即使高通和其他美国供应商不向华为出售芯片,华为也“没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他强调,美国禁止华为业务的影响将是有限的,“预计华为的增长可能会放缓,但只是小幅的放缓,年度收入增长可能略低于20%”。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只是华为惊天反攻、决胜千里的序幕而已。海外供应商宣布断供的、想象中的“卡脖子”产品——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华为已全部公开了备胎产品或替代计划。更让对手深感惧怕和绝望的是,华为的产品具备更低的价格、更优的性能。任正非介绍,华为研发的海思麒麟CPU处理器,虽然现在在性能方面还赶不上苹果的A处理器,但与高通晓龙一决高下可谓绰绰有余。不仅如此,任正非还透露,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麒麟OS系统也即将面世。“我们正在研发的操作系统能够与印刷电路板、交换机、路由器、智能手机以及数据中心等兼容。该系统的处理延迟小于5毫秒。它将完美地适应物联网,并能应用于自动驾驶。”测试显示,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比安卓的速度快60%。任正非也坦承,“与苹果的操作系统或安卓相比,我们仍然缺乏良好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但华为为解决这一问题,已开始研发安卓和苹果应用商店的替代品。
美国、欧亚所有怀有真情或假意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眼见美国封杀无效,不愿失去华为市场,纷纷置美国禁令于不顾,改弦易辙,宣布与华为恢复合作。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的解禁表态,不过是顺水推舟、顺势而为之举。
任正非判断,未来二三十年内一定会爆发一场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已预见到了,特别是美国,看得最清楚。因此,他们才打你这个出头鸟,但没想到我们早有准备,消灭不了。他们以为现在还是架起几门炮吓唬一个国家的时代,可能误判了。以为抓走我们家一个人,就摧毁了我们的意志,也误判了。美国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们的力量。”
美国针对华为的打压,不会马上停止。从一定意义上说,华为遭遇美国禁令,只是中美角力、世纪博弈的前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