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部书是以人类野心的本性为主题的小说。——米勒
2. 一部寒冷无声的戏剧,清醒地描绘了人类野心的动机压倒道德使命的悲剧感。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人类戏剧”之一。——罗龙治
3. 寒冷无声的舞台剧;淑世教化的伦理意义;冷澈观照的美学价值。
4.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总序】用经典滋养灵魂
龚鹏程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经典。经,指其所载之内容足以做为后世的纲维;典,谓其可为典范。因此它常被视为一切知识、价值观、世界观的依据或来源。早期只典守在神巫和大僚手上,后来则成为该民族累世传习、讽诵不辍的基本典籍。或称核心典籍,甚至是“圣书”。
佛经、圣经、古兰经等都是如此,中国也不例外。文化总体上的经典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依此而发展出来的各个学门或学派,另有其专业上的经典,如墨家有其《墨经》。老子后学也将其书视为经,战国时便开始有人替它作传、作解。兵家则有其《武经七书》。算家亦有《周髀算经》等所谓《算经十书》。流衍所及,竟至喝酒有《酒经》,饮茶有《茶经》,下棋有《弈经》,相鹤相马相牛亦皆有经。此类支流稗末,固然不能与六经相比肩,但它各自代表了在它那一个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地位,却是很显然的。
我国历代教育和社会文化,就是以六经为基础来发展的。直到清末废科举、立学堂以后才产生剧变。但当时新设的学堂虽仿洋制,却仍保留了读经课程,以示根本未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才开始废除读经。接着,他主持北京大学时出现的“新文化运动”更进一步发起对传统文化的攻击。趋势竟由废弃文言,提倡白话文学,一直走到深入的反传统中去。论调越来越激烈,行动越来越鲁莽。
台湾的教育、政治发展和社会文化意识,其实也一直以延续五四精神自居,以自由、民主、科学为号召。故其反传统气氛,及其体现于教育结构中者,与当时大陆不过程度略异而已,仅是社会中还遗存着若干传统社会的礼俗及观念罢了。后来,台湾朝野才惕然憬醒,开始提倡文化复兴运动,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了经典的内容。但不叫读经,乃是摘选《四书》为《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以为补充。另成立文化复兴委员会,开始做经典的白话注释,向社会推广。
文化复兴运动之功过,诚乎难言,此处也不必细说,总之是虽调整了西化的方向及反传统的势能,但对社会普遍民众的文化意识,还没能起到警醒的作用;了解传统、阅读经典,也还没成为风气或行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高信疆、柯元馨夫妇接掌了当时台湾第一大报中国时报的副刊与出版社编务,针对这个现象,遂策划了《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这一大套书。精选影响国人最为深远的典籍,包括了六经及诸子、文艺各领域的经典,遍邀名家为之疏解,并附录原文以供参照,一时朝野震动,风气丕变。
其所以震动社会,原因一是典籍选得精切。不蔓不枝,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基本匡廓。二是体例确实。经典篇幅广狭不一、深浅悬隔,如《资治通鉴》那么庞大,《尚书》那么深奥,它们跟小说戏曲是截然不同的。如何在一套书里,用类似的体例来处理,很可以看出编辑人的功力。三是作者群涵盖了几乎全台湾的学术菁英,群策群力,全面动员。这也是过去所没有的。四,编审严格。大部丛书,作者庞杂,集稿统稿就十分重要,否则便会出现良莠不齐之现象。这套书虽广征名家撰作,但在审定正讹、统一文字风格方面,确乎花了极大气力。再加上撰稿人都把这套书当成是写给自己子弟看的传家宝,写得特别矜慎,成绩当然非其他的书所能比。五,当时高信疆夫妇利用报社传播之便,将出版与报纸媒体做了最好、最彻底的结合,使得这套书成了家喻户晓、众所翘盼的文化甘霖,人人都想一沾法雨。六,当时出版采用豪华的小牛皮烫金装帧,精美大方,辅以雕花木柜。虽所费不赀,却是经济刚刚腾飞时一个中产家庭最好的文化陈设,书香家庭的想象,由此开始落实。许多家庭乃因买进这套书,而仿佛种下了诗礼传家的根。
高先生综理编务,辅佐实际的是周安托兄。两君都是诗人,且侠情肝胆照人。中华文化复起、国魂再振、民气方舒,则是他们的理想,因此编这套书,似乎就是一场织梦之旅,号称传承经典,实则意拟宏开未来。
我很幸运,也曾参与到这一场歌唱青春的行列中,去贡献微末。先是与林明峪共同参与黄庆萱老师改写《西游记》的工作,继而再协助安托统稿,推敲是非、斟酌文辞。对整套书说不上有什么助益,自己倒是收获良多。
书成之后,好评如潮,数十年来一再改版翻印,直到现在。经典常读常新,当时对经典的现代解读目前也仍未过时,依旧在散光发热,滋养民族新一代的灵魂。只不过光阴毕竟可畏,安托与信疆俱已逝去,来不及看到他们播下的种子继续发芽生长了。
当年参与这套书的人很多,我仅是其中一员小将。聊述战场,回思天宝,所见不过如此,其实说不清楚它的实况。但这个小侧写,或许有助于今日阅读这套书的大陆青年理解该书的价值与出版经纬,是为序。
【导读】龙争虎斗谁为雄?
邵红
约在六七百年以前,三国的故事,由说话人的口中传扬开来,我们的祖先在平淡的岁月里,又该增添了多少热闹?在全民教育未被重视推展的明、清,我们的祖先能自我教育,自律自制,三国中或忠、或孝、或勇、或仁的人物,正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典范。这一出了不起的传奇,娱乐了每一个中国人,也教育了每一个中国人。
“想秦宫汉阙,都作了衰草牛羊野”,而我们何其有幸,通过文字,近百年的光阴就在我们眼前流过,鼎足三分,变化曲折, 纷争扰攘的故事,使我们不但摸清了历史的脉络,确定了兴与亡之间的隔距,更因此而经验到人性的真实以及道德的可贵。我们甚而亲炙了其中贤者的训诲,细读三国故事,由不得我们不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同起同落。
《三国演义》原是这样的一本影响绵深的书啊!在改写时,要把六十多万字浓缩成十五万字,还要不失大局,我常面临顾此失彼、忍痛割爱的情形。因此有一些权宜的措施,要在此先向各位朋友表明:
(一)章目:原书分章回是为了说书的方便,如今因时制宜, 为求整体的效果,而把章回打散,分成廿四章。章目为求简明, 用四字句,然常不能收提纲挈领之效。
(二)语言:原书以浅白的文言为骨干,间杂掺用当时的口语。譬如某人说话稳重,便以文言表达;某人说话粗犷,便以口语表达。现在把这些语言全改写成白话文,不免有损于原书一部分语言的奥妙。
(三)对白:对白的出现,依书中原有的先题名的方式:“某曰”。由于人物繁多的缘故而未能把对白穿插在情节的叙述中。
(四)情节:采重点处理的方式。情节中涉及迷信的部分尽可能删去,或者加以简化。
(五)书中的专有名词,如官名、职称、地名,为免影响整个故事的进行,依原典,不作解释考证。
书中写得最多的是智与力的竞赛,往往也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我期望读者从历史学家罗龙治先生的力作《〈三国演义〉的文学特质及其悲剧艺术》(见附录一)一文中,去了解,从而去把握
《三国演义》一书的精神。我亟盼因这本因陋就简的小书,能吸引读者细读原典,有朝一日,更能进入中国文化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