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建筑力学》本书为“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本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有平面力系的平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构件应力与强度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影响线和压杆稳定等。
前言
第1章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1
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1.2 刚体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2
本章小结 3
课后习题 3
第2章 结构的计算简图 4
2.1 力与力偶 4
2.2 外力 9
2.3 物体与物体系的受力分析 11
本章小结 13
课后习题 13
第3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 15
3.1 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 15
3.2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17
3.3 平面力系的几个特殊情况 19
本章小结 21
课后习题 21
第4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4
4.1 形心与静矩 24
4.2 惯性矩 26
4.3 组合图形的惯性矩 27
4.4 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 28
本章小结 30
课后习题 31
第5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33
5.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33
5.2 平面体系的自由度和约束 34
5.3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35
5.4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方法 38
5.5 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41
本章小结 42
课后习题 42
第6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44
6.1 杆件的基本变形及内力的概念 44
6.2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分析 46
6.3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 49
6.4 扭转轴的内力分析 54
6.5 单跨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57
6.6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 69
6.7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分析 72
本章小结 78
课后习题 79
第7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84
7.1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84
7.2 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87
7.3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92
7.4 扭转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94
7.5 梁的正应力及强度计算 98
7.6 梁的切应力及强度计算 104
本章小结 108
课后习题 110
第8章 构件的变形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13
8.1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113
8.2 扭转轴的变形 116
8.3 平面弯曲梁的变形 118
8.4 梁的刚度条件 121
8.5 结构位移计算概述 123
8.6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124
8.7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126
8.8 图乘法 128
8.9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改变、支座位移所引起的位移 131
8.10 互等定理 134
本章小结 136
课后习题 137
第9章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139
9.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39
9.2 力法的基本概念 141
9.3 力法典型方程 143
9.4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应用 145
9.5 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151
9.6 支座移动时超静定结构计算 158
9.7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159
9.8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61
9.9 位移法典型方程及计算案例 167
9.10 力矩分配法 171
本章小结 179
课后习题 180
第10章 影响线 185
10.1 影响线的概念 185
10.2 用静力法作简支梁的影响线 185
10.3 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188
10.4 简支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190
本章小结 191
课后习题 192
第11章 压杆稳定 194
11.1 压杆稳定性概念 194
11.2 细长压杆的临界荷载 194
11.3 压杆的临界应力 196
11.4 压杆的稳定计算 198
11.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200
本章小结 201
课后习题 201
附录 型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203
部分习题答案 213
参考文献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