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指出“十三五”时期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有所增加,特别是破坏性地震仍处于频发多发期。对应急救援的科学性、快速性、精准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救灾“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快速精准救援,成为应急救援的关键,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阐述了大众应急、众储物资、众储物资分配的概念和特点,并在分析影响属地众储物资分配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需求可预测性、物资可获得性、分发精准性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众储物资分配有效性的三角结构框架,并指出三角结构的关系及运作流程。需求预测通过分析造成伤亡人口的影响因素和现有的预测方法,选择并改进了人口伤亡预测模型,结合应急物资需求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应急物资分类需求预测模型。虚拟众储设计了虚拟众储快速响应模式建立的流程,揭示了运行管理机制,进而结合储备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集中众储点和分散众储点选择模型。在供应和需求均已确定的基础上,综合分发建立了虚拟众储物资综合分发两阶段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求解过程。通过仿真案例,对属地众储物资分配三角结构框架,进行定量分析验证,还指出属地众储物资分配的运行条件。
杨建亮,博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现北京化工大学师资博士后。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863、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发改委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等十多项,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本专著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863、973项目)课题“末端快速精准投送调度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6YFC0803207)资助。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属地应急物资分配是实现快速精准救援的关键
1.1.2 大众物资储备是属地应急物资有效分配的前提
1.1.3 众储物资分配是属地应急物流管理的难点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大众应急物流理论
1.2.2 有利于实施快速的应急物资投送
1.2.3 更加科学地制定最优应急物资分配方案
1.3 研究范围
1.3.1 灾害种类
1.3.2 属地应急
1.3.3 应急物资
1.3.4 应急物资分配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理论基础
2.1.1 应急物流
2.1.2 应急物资储备
2.1.3 应急物资分配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应急物资分配基础问题研究
2.2.2 应急物资分配模式研究
2.2.3 应急物资分配模型问题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属地应急众储物资分配机理分析
3.1 众储物资分配基本概念
3.1.1 大众应急
3.1.2 众储物资
3.1.3 众储物资分配
3.2 众储物资分配三角结构
3.2.1 众储物资分配管理基本原则
3.2.2 众储物资分配有效性分析
3.2.3 众储物资分配三角结构框架
3.3 三角结构关系及运作机理
3.3.1 三角结构关系
3.3.2 三角系统运作过程
3.3.3 三角有效性运行策略
3.4 本章小结
4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
4.1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思路
4.2 伤亡人口预测
4.2.1 伤亡人口影响因素
4.2.2 伤亡人口预测模型选择
4.2.3 伤亡人口预测模型改进
4.3 众储需求预测分析
4.3.1 众储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
4.3.2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属地应急物资虚拟众储怏速响应模式研究
5.1 虚拟众储内涵
5.1.1 虚拟众储概念
5.1.2 虚拟众储的特点
5.1.3 虚拟众储的优势
5.2 虚拟众储快速响应模式
5.2.1 快速响应模式建立目标与原则
5.2.2 快速响应模式构建
5.2.3 运作管理机制
5.3 虚拟众储出救点选择
5.3.1 虚拟众储出救点
5.3.2 出救点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5.3.3 出救点选择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属地应急虚拟众储物资综合分发模型构建
6.1 问题概述及假设
6.1.1 问题概述
6.1.2 研究假设
6.2 属地一阶段集中众储物资分发模型
6.2.1 问题说明
6.2.2 变量说明
6.2.3 模型构建
6.2.4 模型求解
6.3 属地二阶段分散众储物资分发模型
6.3.1 问题说明
6.3.2 变量说明
6.3.3 模型构建
6.3.4 模型求解
6.4 本章小结
7 仿真案例
7.1 案例描述
7.2 属地一阶段集中众储物资分发
7.2.1 需求确定
7.2.2 集中众储点选择
7.2.3 分发结果
7.2.4 灵敏度分析
7.3 属地二阶段分散众储物资分发
7.3.1 需求确定
7.3.2 分散众储点选择
7.3.3 分发结果
7.3.4 灵敏度分析
7.4 属地众储物资分发系统实施保障
7.4.1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系统
7.4.2 构建属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7.4.3 建立属地应急快速响应机制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