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案说教育原理、以教育规律析案的形式,平实地呈现和分析了教师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教子问题和困难,提供大量成功的教师家长有效教子的案例给广大教师家长们参考。
(四)注重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及认真检查的习惯
家长平时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在家有计划地学习,引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认真做好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从而养成按时主动学习的习惯。为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与学习无关的动作和言语,家长要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以防养成精力分散,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要帮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力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学会控制干扰,提高专注能力。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学会学习。
(五)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引导孩子明确奋斗目标
假期里,要引导孩子考虑,新的学年、下学期怎么办?要有自己的具体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想一想,自己怎样自觉学习,而不是靠家长的督促。孩子主动实施,家长做监督,欣赏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久而久之,好习惯就逐渐形成了。
(六)科学地引导孩子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习惯培养,孙云晓教授的思路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培养好习惯怎么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地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养成了。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二、激发兴趣,让孩子不用扬鞭自奋蹄
兴趣是推动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强烈的兴趣时,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活跃,容易接受外界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利用一切媒介,使孩子的眼、耳、口、手、脑活动起来,参与到认知活动中,大程度地调动良性情绪,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和谐地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同时,能够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不和谐因素,保持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体现。有位学者曾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革,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就会吹灭,风小了又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还不行。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燃起来,旺起来,后成为熊熊烈火。
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一)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开始厌恶学习。
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成人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做,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家长的经验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其勤奋学习,更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来提高孩子的间接兴趣。
……
第一章教师脸面——我的孩子,强于人
第一节我的孩子的家长就是教师
第二节我的孩子的家长只是教师
第二章孩子心态——做教师的孩子有一定的压力
第一节俯身倾听,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第二节移情体验,感受你孩子的压力
第三节释放压力,带你的孩子去看看蓝天
第三章角色定位——在不同情景下应有不同的身份扮演
第一节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教师教育子女的问题现象
第二节孩子在家庭里——做本色父母
第三节孩子在活动中——做好朋友
第第节孩子在了解中——做孩子的榜样
第五节孩子在成长中——做出色的导演
第第章温馨港湾——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
第一节不良的家庭氛围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节教师家庭应有的氛围
第三节怎样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第五章平等对待——放下教师家长的身份进行交流
第一节学会用心倾听与理解
第二节放第第段尊重与认可
第三节优点要当众赞许与期望
第六章教育等待——也是教师家长的一门艺术
第一节孩子成长需要等待
第二节等待是一种尊重
第三节等待是一种耐心
第第节等待是一种智慧
第七章广泛接触——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第一节在接触社会、融人自然中,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第二节在接触社会、融入自然中,提高孩子的志商和德商
第三节在接触社会、融入自然中,提高孩子的心商和逆商
第第节在接触社会、融入自然中,提高孩子的健商和财商
第八章期望目标-一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得到
第一节教师家长对孩子“定位”的误区
第二节帮孩子制定合理目标
第三节教师家长需帮助孩子达到目标
第九章多元标准——为孩子创造实效可行的机会
第一节别让孩子输在教师家长的“设计”上
第二节教师家长育子更应润物无声
第三节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第十章示范第第——可持续发展地不断交流学习
第一节示范第第,身教胜于言教
第二节第第孩子,要善于点亮孩子心中的那个亮点
第三节示范第第孩子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夯实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十一章合作共育——教师家长要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
第一节家庭中父母的合作共育
第二节学校里同行的合作共育
第三节闲暇时与孩子伙伴相处
第第节隔代老人的合作共育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