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与教学》一书,包括作者对山东部分剧种的研究,及其表演教学中授课内容。山东的地方戏颇具特色,种类繁复,作者以梆子类剧种、弦索类剧种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及其经典剧目为研究对象,探索剧种的起源、特色、程式及剧种间的相互借鉴、影响。为了说明,作者还将其表演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作为本书的第四部分,对山东地方戏阐释。本书对戏剧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建军,中共党员,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戏曲表演专业教师。于1984至1990年在原山东戏曲学校学校戏曲表演专业;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选入山东省吕剧院任演员;1993年被调入原山东戏曲学校从教授中专到本科教学至今,期间(2000-2005)攻读在职表演本科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职艺术硕士,2015年获得戏剧戏曲学艺术硕士学位。自幼学戏,主攻刀马旦、花衫,基本工深厚扎实,表演灵透。曾多次参加省级专业比赛并屡获一等奖,代表剧目《挡马》《天女散花》《王小赶脚》《祥林嫂》等。从教二十多年来指导学生数次参加省级专业比赛获得各类奖项,并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北大核心期刊三篇。随着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对表演理论以及程式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吕剧教学有着深刻的感悟。
一 山东地方戏曲之美
(一) 山东早期地方戏曲艺术活动
(二) 山东地方戏艺术风格
(三) 山东地方戏行当简论
二 儒学文化对山东地方戏的滋养
(一) 儒家思想仁义之道对山东地方戏的影响
(二) 儒学忠义孝节及山东地方戏代表剧目
(三) 儒学中庸之道与山东地方戏的和谐统一
三 山东地方剧种及部分代表剧目
(一) 山东地方戏民间演唱形式下演变发展的剧种
(二) 山东地方戏肘鼓子类剧种
(三) 山东地方戏梆子类剧种
(四) 山东地方戏弦索类剧种
(五) 山东地方戏其他小剧种
四 山东地方戏曲教学
(一) 身段教学
(二) 武功教学
(三) 软毯子功
(四) 基功训练
(五) 基功组合教学
(六) 把子训练
(七) 剑舞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龙套的舞台调度
附录二 剑舞舞台调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