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考试》收入了何为42篇散文。何为在其中回顾了自身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的往事,其久居上海的都市地景、其饱览祖国各地的旖旎风光、其亲临日本体验到的异域风情穿插其中。读者可从何为简洁凝练的笔触、融情于景的描绘中领略时过境迁与物是人非。篇尾附录《忆何为》,为文学评论家孙琴安对何为的回忆。
借用小说和电影创作手法
深入开掘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事件
多位语文特级教师鼎力推荐
中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必备读本
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考试成绩
中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必备读本
1.“名家散文中学生读本”是东方出版中心继“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推出的品牌系列产品,在中学师生中享有“优秀语文教辅”声誉。
2.编写者都是教学前线、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3. 将大作家的小经典引入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之中,培养语文素养。
第二次考试
春夜的沉思和回忆
园林城中一个小庭园
在巴金家拜年
冰心的彩照
贝多芬:一个巨人
长崎来客
老师对我说
山乡的渡船老人
石匠
武夷山水
山城莲塘
临江楼记
金湖幽深处
南宋古城堡
风雨醉翁亭
天涯海角
文学馆和文学碑
森林小屋
百年历史的小学
千佛山上的小树
难忘那段山程
青弋江
白鹭河上
江边
观灯记
矮墙
寻找诗境
松前的樱花
故乡与祖国
小城大街
飞雪的春节
饥馑岁月
遥远的上海街头之声
尘封的记忆
怀旧与历史
卖艺
家园
独守老房
我的祖母
照片上的童年
陀螺与巧克力
人生如歌
□初的带路人
小灯
电话与人生
花之语
附录一 作者小传
附录二 忆何为
《第二次考试/名家散文中学生读本》:
天涯海角
一提起天涯海角,立刻想到天的边陲,地的尽头,人的极地,一片黯然神伤的苍茫之境。
有一年在海南岛作环岛旅行,抵达岛上□南端的三亚市,途经鹿回头,不遑稍留,又驱车前行二十余公里。想象中的所谓天涯海角,突然出现在公路边,虚妄变成现实,很有些意外。
屹立海滩,两块奇拔的苍黑色巨岩,一块刻着“天涯”,一块刻着“海角”,在嶙峋的礁岩之间比邻相望。岩石上端的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这是一处很有名的景点,身临其境,却又感到茫然若失,似乎天涯海角应该更旷远更廖廊更空寂。
时当暮春,南中国海暖风拂面,迤逦的海岸线白浪翻滚。漫步金色沙滩,步履柔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古往今来,沙滩上多少脚印都被潮汐冲走了。海滩近处,黎族和苗族小姑娘三三两两,提着竹篮,向游客兜售大海的纪念品。卖贝壳项链的,卖珊瑚饰物的,卖椰壳制品的,一片浓浓的南国风情。
临行前,蓦然回首,那两块巍巍然的巨岩“天涯”、“海角”兀立海域的一侧,在惊涛拍岸中,有悲壮沉郁的历史感。古人这一命名,当有其深层的历史意蕴。史载,自唐以下遭贬谪流放到海南岛的名臣,不下数十人。苏东坡是宋朝名臣,以诗文传世,当年被贬逐到人烟罕至的蛮荒之地海南岛,辗转跋涉两个多月,羁泊海疆逾三年。读陈寅恪诗,“东坡文字为身累”,不由同声浩叹。
在儋县参观东坡书院时,遥想近千年前,苏东坡在桄榔树下结庐而居,头戴竹笠,身披蓑衣,脚拖木屐,形似琼崖一老农,在椰风蕉雨中耕作,在草野之间传播文化,留下被阻隔的人生屐痕。苏东坡的崚嶒风骨,至今仍为人传颂。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常与边远的疆土相连,天之涯,海之角,每每成为统治者发配异己的去处。
天空一碧如洗,热带的阳光分外明媚,海水蓝得令人目眩神迷。我无意发思古之幽情,乃寄情于永恒魅力的大海。俯仰之间,思绪绵绵。今日海南是众多旅游者的揽胜之地,后人视今之“天涯”、“海角”,对其悲凉荒寂的观念必定淡薄得多,淡极欲无,或竟连这样的地名都成为历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