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将他个人的经历与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这个大背景融为一体,以见证人的身份、参与者的心路历程,叙述了大量亲历的细节,将当时自己的思想、感受给人以亲临历史场景的感觉,给人近乎触摸的真实,能引起广大读者很大的思想共鸣。作者在貌似平静的记录文字下面,埋藏着对社会深深的忧患和对正义的热切呼唤。
在这本回忆录中,
作者将他个人的经历与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这个大背景融为一体,
以见证人的身份、参与者的心路历程,叙述了大量新历的细节,
将当时自己的思想、感受给人以亲临历史场景的感觉,
给人近乎触摸的真实,
能引起广大读者很大的思想共鸣。
作者在貌似平静的记录文字下面,
埋藏着对社会深深的忧患和对正义的热切呼唤,
这一切都是这部回忆录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回忆录的可贵、
引人入胜的地方。
张林岚,浙江省浦江县人。1922年生。1937年抗战开始时参加救亡运动,加入中共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县宣传部长,主编队刊《吼声》杂志。
1941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西安《青年日报》、《华北新闻》(山东济南内迁日报)、自贡《新运日报》,及重庆、上海《新民报》(曰、晚报)记者、编辑、主笔、正副总编辑半个多世纪。
1985--1996年,与老漫画家张乐平、华君武、丁聪、特伟共同创办《漫画世界》画刊,为主持日常工作的执行主编。
业余文学写作,已出版单行本的杂文、随笔集有《月下小品》、《月下小品及其它》、《月下三叹》、《月下霜天》等;传记文学有《腊后春前》、《赵超构传》;小说、散文《梦里的童年》、《怀梦草》、《红毹道故》、《笑谈录》、《国家机密》;其余散见各报刊的部分文字收入个人文集《一张文集》(六卷本)。此外,作者还创作了长诗《灰色马》、《积雪的山林》、《草原情歌》等。
由于在新闻工作的贡献,作者曾获全国新闻工作协会新闻工作五十年荣誉奖状、奖杯。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曾任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闻学会副会长。
作者曾用笔名林岚、一张、马蓝、东阳马生、墨雨、卜点、芳洲、叶如华、鸟巢、大旗等。
第一章 背景:山水画屏似的一个自然环境
一百多年中我们家族出了二十五六个秀才,都是只读书,不做官,远离政治。
第二章 湖山如梦少年游
白马湖——西湖——碧湖,从小喝饱了三个湖的水,然后流浪四方。
第三章 向太阳,向自由
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把我卷进了一个大时代;这是我上的第一堂党课,而且学了就用。
第四章 端阳惊变:发生在节日的非常事件
居民家家门插蒲剑香艾,县长夤夜荷枪实弹包围黄宅民先大队部。
第五章 从东南走到西北
四个月跋涉一万四千里奔向延安,迎面碰上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第六章 唐诗里的都城南庄变成黑狱——西安的四川义园
在刑讯室审判员刚刚要动刑的一刹那,我看出了他的弱点,躲过了杀威棒。
第七章 在似明似暗的迷惘里
西安错综复杂的政治网络中,各方面的力量犬牙交错,许多角色虚虚实实,神秘诡谲,深不可测。
第八章 铁马秋风大散关:第四次过秦岭
在自流井“盐居”一年后又匆匆逃离,与一位可尊敬的伟人同时来到重庆。
第九章 雾都重庆的能见度
在《新民报》的最初岁月,竭力站好地步,正确处理好报社内外的左、中、右各方关系,才能端住饭碗。
第十章 风雨如晦的革命胜利前夜
上海《新民报》人才济济,版面上也好看,但卖不出去,老板要停刊,赵超构和我们职工都说:“不拿工钱也要出报!”
第十一章 硝烟未散的新天地
一方面是欢呼“解放”,一方面是一个个的政治运动陆续展开,没完没了。
第十二章 这个渡口风高浪大
人要洗脑,报纸要整顿,大家都要脱胎换骨、自我否定,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十三章 夏日降霜:桎梏巢由迷眼尘
春风得意楼吃茶,老城隍庙求签,突然暴风雨临头。
第十四章 极“左”倾向时代的历史叫《左传》
多次下放锻炼,老是改造无效,最后只得避难到了远离斗争的天山南北,直到西北边陲。
第十五章 十年浩劫中欲哭无泪的一些细节
谁是制造十年浩劫的罪魁祸首?——有客观需要,也有社会基础。不止是林彪,不止“四人帮”,不止是某一个人,应该看到更深层的原因。
第十六章 碧云天,黄叶地
这是“文革”十年的余波,也是新时期的开始,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鸿蒙初开,走出混沌的第一步。
在《新民报》的最初岁月,竭力站好地步,正确处理好报
社内外的左、中、右各方关系,才能端住饭碗。
1945年8月28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下午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他是应蒋介石三次电邀,来进行国共两党和谈的。几乎是同一时刻,我也在这天下午三点多钟到达重庆《新民报》所在的大田湾。毛泽东的消息是由《新华日报》首先发布的。当天的《新民报·晚刊》转载了一条短讯。毛泽东怎么会亲临重庆与他的死对头蒋介石言和呢?国民党人事先纷纷预测,都说他决不会来,——来了就不回去。同情共产党的人也不相信毛泽东会冒险深入龙潭虎穴。真是出人意表:他来了。我也没有想到,一到《新民报》就会碰上这么一条大新闻。
《新民报》每天出日、晚两刊,编辑部是分早夜两班工作的。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一进办公室就由刚刚认识的日刊总编辑方奈何介绍与同事们一一见面。同班的同事有梁维栋、吴乃琨、邹震、俞理明、刘桂梁,全是“方的人”,梁、吴是老编辑,“行伍出身”,邹、刘、俞为燕京大学新闻系科班出身。还有两位的身份,过后方知:刘励生是地下党,饶孝善传说是国民党特务。方对我说:“赵荫华信里已向我作了介绍,你是有经验的,今天你就算正式上班了。能碰到这样的大新闻,很难得,一大喜讯哟!”像游子回家,我感到亲切。随即找到了与方相对的座位,看起稿子来。
这次去重庆市郊九龙坡机场采访的是采访主任浦熙修,她与《大公报》的女记者彭子冈是新闻界的老姐妹,志同道合,并肩战斗,十分活跃。毛泽东到重庆的消息,国民党中宣部通令各报“低调处理”,到机场采访的只限外国记者。浦熙修、彭子冈两人是《新华日报》采访主任石西民得到内部通知、才坐一辆吉普车赶往机场的。我已久闻浦熙修之名,这天没有见到面就看到了她的稿子。她详尽地报道了毛泽东从机场到临时下榻的张治中公馆、一路受到街头群众欢迎的盛况,反映了大后方人民对和平、民主的殷切期望,我做的标题是《走向和平建国之路——毛泽东为团结而来》。
《新民报》社址本来在重庆市区通远门七星岗,1937年5月3日、5月4日和1940年8月18日的敌机大轰炸后,疏散到了西郊大田湾。除了编辑、经理两个部门在一幢两层楼上下办公之外,所有职工宿舍是竹篱涂泥、稻草盖顶的简陋茅屋。做夜班的日报职工夜半由报社供应一顿消夜。早晚两顿我都在方奈何家搭伙。因此我与方相处,与众不同,他当我是“自己人”,事事都很照顾。
采访部为便于工作,仍在七星岗,对面是大轰炸后仅存的一幢楼房,楼下是营业部,楼上是社长陈铭德夫妇的办公室——他是《新民报》的创办人、南京新民报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夫人邓季惺是公司协理兼《新民报》重庆社和成都社经理。陈铭德是个办报的能人,很能惜才养士。虽然我进报社之后一个多月才见到他,并得到他的认可,但在此前早已听说关于他“夫妻老婆店”的创业史。他是四川长寿人,长得疏眉朗目,待人热情恳切,是一个刘备型的老板。上世纪二十年代毕业于北平政法大学新闻系,曾在中央通讯社任编辑,早年与王昆仑、许宝驹等同学一同加入国民党,但始终只是挂个名,并不参加组织活动。因为他看到新取得政权的国民党很快变质,实行专制独裁,钳制言论自由,越来越背离孙中山的政治主张,苦闷之余产生了自己办一张独立于体制之外的民间报的想法。中央社的青年编辑吴竹似、刘正华跟他旨趣相同,业余之暇常上夫子庙的茶馆商量办报的事。中央社南京分社主任余唯一是四川同乡,很支持年轻人的抱负,帮他们出主意,又让陈铭德脱身出来筹备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