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全面爬梳档案史料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以来近百年里十次典型的金融风潮发生的原因、表现、结局、影响,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并从社会变迁与金融领域的互动切入,对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进行整体意义的反思。
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是一本金融历史的学术专著,作者为著名学者吴景平教授。本书注重史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兼及中国近代史和金融史创新性研究的双重取向,主要着力于对上海金融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尤其在发掘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已刊和未刊档案、诸多金融和经济类旧报刊史料、业已公布出版的金融史专题资料等基础史料上,着力颇多。各个专题都力求对于相关的金融、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基本史实的准确把握,对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历史借镜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导言
本书稿的研究对象,是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属于中国金融史研究中的综合研究。
近代中国历史上,曾爆发过不同规模、特点各异的金融风潮,洪葭管先生总结为十次,即1866年因世界棉业危机而引发的金融风潮、1883年因倒帐严重爆发的金融风潮、1897年贴票风潮、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辛亥革命后的票号集中倒闭风潮、1916年中交停闭风潮、1921年信交风潮、1934-1935年白银风潮、1947年黄金风潮和1948-1949年的法币、金圆券崩溃危机。[1]历次金融风潮也有不同的论着对其进行专门研究。[2]
本书稿则把晚清时期的几次金融风潮,即咸丰年间铸造大钱和滥发官票宝钞风潮、1866年外商银行倒闭风潮、1883年上海钱业风潮和1897年的贴票风潮,以及1910—1911年上海橡皮股票风潮归并为一章,把此后的金融风潮均单独成章。这一安排的出发点,是认为金融风潮本身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整个晚清阶段,虽然也发生过数次金融风潮,但总体来看,对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本身的直接影响都很有限,这与那一时期的金融总体上还不发达有关。而进入民国时期情况就不同了,金融与财政和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都在日趋紧密,金融业本身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扩张,信用关系膨胀并且多样化。这一切都使得货币信用关系日益发达,伴生着信用风险的积累和放大,金融风潮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和深远。本书稿选择了民国时期的若干较具典型意义的风潮,即中交两行的停兑风潮、信交风潮、历次主要的公债风潮、30年代中期的白银风潮(含小三行挤兑风潮和改组)、抗战时期的外汇风潮、战后初期的外汇与黄金风潮、□□□统治覆亡前的法币与金圆券风潮,从时段看涉及民国初年到40年代末,从地域看以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主,从机构看涉及华洋银行与钱庄业,从市场种类看涉及证券、信托、外汇、金银等,且这些风潮均被各种金融史着作、教材提及,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书稿□后一章讲得是解放初期上海的金融风潮,主要分析1949年下半年对金融业的整顿和1950年私营金融业的停闭,旨在说明当时中国的私营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依然属于“近代范畴”,完全不同于日后以□□□□□□为主体的实行严格计划的大一统金融体系。对不同的金融风潮只有进行个案的专题性研究,才能够揭示出各次风潮的原因(包括金融领域和其他领域)、表现、结居、影响,进而在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的层面,来对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进行整体意义的反思,得出有益的借鉴。
吴景平,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着作有:《宋子文评传》、《宋子文思想研究》、《宋子文政治生涯编年》、《宋子文与他的时代》、《中华民国史(1937—1941)》、《国民□□时期的大国外交》、《政商博弈视野下的近代中国金融》、《上海金融业与国民□□关系研究(1927—1937)》等
导言
第一章 晚清金融风潮
第一节 咸丰年鉴铸造大钱和滥发官票宝钞风潮
第二节 在华外商银行的□□次倒闭风潮
第三节 1883年上海钱业风潮
第四节 1897年的贴票风潮
第五节 1910-1911年上海橡皮股票风潮
第二章 中交停兑风潮
□□节 1916年□□次停兑风潮爆发的原因
第二节 上海中国银行的抗拒停兑
第三节 停兑令发布后各方的不同应对
第四节 停兑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及京钞问题
第五节 1921年第二次停兑风潮
第六节 中交挤兑风潮引发的启示
第三章 信交风潮
第七节 信交风潮发生的背景与信交企业的发展
第八节 信交风潮的发生与经过
第九节 风潮中各方的应对对策
第十节 信交风潮的社会影响与启示
第四章 近代华商证券市场的公债风潮
□□节 北洋后期上海证券市场的变迁与“九六”公债风潮
第二节 1931-1932年的公债停付风潮与整理
第三节 1932年至1937年的公债风潮
第五章 从“金贵银贱”到“白银风潮”
第六章 “小三行”陷于危机和被迫改组
第七章 抗战时期的外汇风潮
第八章 抗战胜利后的外汇与黄金风潮
第九章 □□□统治覆亡前的法币与金圆券风潮
第十章 解放初期的上海金融风潮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