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来啦》作为女孩儿的你,是否憧憬或是惧怕过那神奇的孕育过程?
《小孩儿,来啦》作为母亲的你,是否还记得那条小鱼在你身体里畅游的神奇感受?
《小孩儿,来啦》两册装,送给即将成为母亲和母亲们的精神SPA。
《小孩儿,来啦》是一本送给所有准备当妈妈、刚刚当上妈妈以及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已婚育龄”人生路口女子的书。当肚里的宝宝,如同小鱼儿般游入你的生命,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烦恼、欢欣、苦痛以及你始料不及的美丽与力量?保冬妮用她诗意而柔软的笔触,再现了这个过程,弥足珍贵的是,她用心理咨询师的睿智,娓娓道来生产、孕育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用文学家的优雅,让原本琐碎、庸碌的生活如雨后初霁的天空般清朗。这是为所有妈妈和育龄女性量身定做的精神SPA,在音乐般流淌的节奏中告诉正翻开此页的你:生命如此神奇,请感受从未体验过的母性的力量与光辉吧,让童年的时光再次降临
《从前,有个小小妖精》诗人席勒说:“诗引领漂泊的人,走出陌生的他乡,重寻天真单纯,重回幼时茅庐”。但是对于很多妈妈们来说,她们的小孩,才是引领她们漂泊灵魂,重寻天真单纯的天使。保冬妮有心收集了女儿浇浇的涂鸦之作,本书以浇浇童年的图画为主,保冬妮配诗而成。浇浇的图画里,有永远读不完的故事;冬妮的诗文,是永远没有终结的诠释和思考。文中稚拙新奇的画与耐人寻味的诗句,总有某处能牵动同为母亲或者即将成为母亲的你,或会心一笑或心有戚戚。“小孩儿来了,小孩儿还会走的”,或许,只有母亲们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一场多么短暂、多么甜美、多么珍贵的与孩子之间的“相遇”。
诗人席勒说:“诗引领漂泊的人,走出陌生的他乡,重寻天真单纯,重回幼时茅庐”。但是对于很多妈妈们来说,她们的小孩,才是引领她们漂泊灵魂,重寻天真单纯的天使。 当肚里的宝宝,如同小鱼儿般游入你的生命,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烦恼、欢欣、苦痛以及你始料不及的美丽与力量?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编审,心理咨询师保冬妮,在这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送给所有准备当妈妈、刚刚当上妈妈以及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已婚育龄”人生路口的女子一部治愈系读物——《小孩儿,来啦》。 《小孩儿,来啦》是我作为儿童文学作家写的第一本和您分享孕育、成长的书。与腹中的她,相遇在灰喜鹊舞蹈的季节。飞舞的羽翅与莫名的焦虑混杂在一起,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宝宝诞生后,我去中科院心理所学习心理课程,试图找寻生命成长的密码;当我拿到那把通向心灵深处的钥匙时,我和孩子一同起飞了。 15年过去,我决定把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故事写给大家,我期待更多的妈妈与孩子一起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整、丰富并强健我们的肉身与精神,窥探生命的另一种奥妙与美丽。
小孩儿,来啦
她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快乐而聪明地承担起了作为母亲的一切艰辛和责任。因此她才能和自己的女儿一起成长。为了女儿入托,她在奔波;为了女儿度过平安的每一天,她要付出几倍的辛劳;为了女儿的教育,她在不断地思考、探究。这样的妈妈才会体验到:与儿童的交往,实在是人类交往的至乐。对儿童的教育,实在是最具美感的艺术。
读浇浇童年的那些画,也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无法解读她画的内容,但她的画分明有许多内容。在她那个永无边界的幻想天空里,我只能感觉到我已失去了孩子轻灵的翅膀。我羡慕孩子超拔的想象,羡慕孩子视觉的敏锐。她的每一幅画,都是她的、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所以,当我读到了作为母亲的冬妮为这些画题写的诗篇的时候,我不是在俯视这些画,而只能是仰慕。我想起毕加索的那句话:“我一生都在像孩子那样学习画画。”
浇浇和冬妮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她们都是那样的纯真、朴实。她们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空疏迂阔的玄想,倒是在快乐与艰辛、欣慰与痛楚中,一起携手走过,一起成长。
这是两本“大小孩子带小小孩子”一起写的书。两本书珠联璧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两本书,也是给“大小孩子”和“小小孩子”看的书。两本书互相参照着阅读,可以从中得到激
励、感悟和鼓舞。
保冬妮,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编审,心理咨询师。
已出版童话、图画书百余部,作品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奖项,部分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百种图书”和“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主要作品有长篇童话《屎壳螂先生波比拉》《饼干武士》《长腿娃娃夏天的奇遇》,中篇儿童小说《一年级的小豆包》《问题非儿》《水珠里的丫丫》;图画书《花娘谷》《跟着姥姥去遛弯儿》《九色鹿》《牡丹小仙人》《冰糖葫芦,谁买》《小青花》《舞鹤》《小鱼的春天》,儿歌绘本《小狼小狼几点了》《小兔乖乖把门开开》《兔拉拉,有你陪我笑哈哈》。多部作品输出版权至台湾地区和法国、新加坡、印度、韩国等国家,受到广泛关注。
孕育:我的又一次生长
1.发芽的树和跳舞的灰喜鹊
2.一条看不见的鱼
3.没当成皮皮的旅鼠
4.别离米拉和巴罗
5.春眠之后的熊妈妈
生产:一生一次的相逢
6.我是躺在手术台上的一个西瓜
7.天上掉下一个黄油球
8.有了“小香瓜”的夜晚
9.小虾米,我们亲密接触
10.又见蓝喜鹊
哺育:享受天赐阳光
11.小妞,来了!
12.随时开饭的食堂
13.自己画白纸上的画儿
14.“晒光猪”
15.骨碌骨碌的“鸡蛋”
16.无奈的袋鼠妈妈
婴龄:痛与爱的成长
17.君子国外
18.遭遇即兴情景剧
19.三个宝宝+两个宝宝
20.小可爱
21.天下大乱
22.睡婆婆的降临
23.小面条
24.戒掉“小奶嘴”
25.找不到巴学园
26.小宝宝掉出尾巴来了
幼童:自我创造生命
27.诗意的嘟囔
28.小棉袄
29.小书女
30.写进童话里的幼儿园
31.男孩子有尾巴吗
32.男孩女孩的事情要保密吗
33.把糖交出来
34.保姆是谁
35.兔妹妹的死亡
36.“公公”厕所
37.“小年糕”不宜久留
38.讨厌的幼儿园
39.看不见的大猫
40.魔镜
41.我爱的人爱别人
42.心碎了
43.口无遮拦
44.蹦嚓嚓,蹦嚓嚓
45.小淑女的练武记
46.带着孩子一起玩
后记:大小孩儿和小小孩儿的成长记忆
我是躺在手术台上的一个西瓜
那天,是我的生日,11月5日,上午10点。
我躺在协和医院冷冷的手术台上,胸部以下毫无感觉。
往脊椎注射麻药的时候并不疼,也没有让我感到害怕。可能因为麻醉师英俊、高大的缘故吧。
麻醉剂像温过的花雕酒一样让我的脊椎发热,很快便有了醺醺然的效果。
然而,麻醉药到底与酒的感觉不同,麻药一瞬的温热过后是冷。
金属的冷。
麻药师一次又一次拿针试探我的痛感,偏偏我这时不住地哆嗦着,上牙磕着下牙,发出空洞而可笑的声音。
我无法容忍自己像西瓜一样躺在手术台上哆嗦。
但是,这样的尴尬根本无法阻止。
回想早上,我赤裸地躺在冰凉的帆布包裹里,被男护士们抱上了手术床,女护士们推着我经过走廊,我的面孔一定很不自然。
穿惯了衣服的我,被剥得寸甲不留,即使是裹了被单躺在帆布中,仍让我觉得自己很像个光溜溜的海豚。
特别是护士们推着床经过走廊,在走廊里,我看到了如同检阅一样的妈妈、爸爸,还有和小鱼最亲密的男生——她的爸爸。他们很想表现出平静和轻松,让我减少一些紧张;但是,我看到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戏剧化。好像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
在我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医生就对我宣告了必须手术的决定。躺在手术台上,我眼前既没有电影里医生忙活着的紧张脚步,也没有剪刀的咔嚓声,我的胸部立着一个布帘,挡得我既看不见肚子上发生的一切,也看不见头顶无影灯反射的医生身影。
手术开始了。麻醉师的技术和他的长相一样完美,我没有一点痛感,好像躺在手术台上的不是我。医生们有条不紊,像切西瓜那么平静。他们在交谈着闲话:
“哎,你和他下班去哪儿……”
“待会儿你吃什么午饭……”
“你媳妇给你带了什么……”
手术室像咖啡馆,医生们端着咖啡杯凑在一个西瓜跟前闲聊。
男医生们开始比划茶几上的西瓜,用手量量,然后对西瓜说:“我们开始吧。”
我脑子在那一刻好像是空白的,半身的麻木,让整个事件变得与我无关起来。
“啊,为了你以后能穿比基尼,我们用横切,刀口很小。幸运的话,你不是疤痕体,几年过了就根本看不出来了。”
啊,有美男医生就是好。
“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