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创意设计》首先介绍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脉络;然后简要描述汽车造型创意的先导理念与方法;接下来对创意设计方法进行深入阐述,这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该部分将介绍汽车造型创意的创意分析设计方法、形态处理的原则、创意设计的层次及*发展趋势、跨界混合车型创意设计方法、造型创意设计实践等内容。
《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作者为清华汽车造型设计中心王波主任,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汽车造型设计工作以及设计教学工作的成果编写而成。
前.言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汽车设计设计师们永远的梦想。百年来,无数设计师在汽车上展示自己的激情、创意和才华,实现他们的理念和理想,也把他们对时尚、潮流的独特理解与不懈追求凝聚其中。正因为有了设计师的不懈努力,汽车对人们来说不再是简单、粗糙、冷酷和乏味的机器,而逐步演变为精致、美观的时尚载体,还被用作宣示品味、格调、身份、阶层的符号。汽车设计与时尚、潮流越走越近,并因此获得了 styling(风格设计)的称谓。
今天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对汽车造型不断地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汽车造型设计极为关键的创新阶段汽车造型创意设计正在受到各大汽车厂商的日益关注,其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优秀的创意设计出自于优秀的富有创造力的专业造型设计师。因此,对于众多有志成为专业汽车设计师的学生和业余爱好者而言,他们在汽车造型创意设计方面所得到的专业知识以及接受的训练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其将来能否成为掌握创新理念、方法和技术的专业设计人员的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和汽车设计相关专业的课程以及各类相关教材的内容往往偏重于基础技法的训练或车身结构知识的普及,而缺乏针对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专门讲述以及相关学习、训练方法与体系。
本书首先介绍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脉络,目的是帮助初学者在深入学习之前厘清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简要描述汽车造型创意的先导理念与方法;接下来是对创意设计方法的深入阐述,这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该部分主要介绍汽车造型创意的分析设计方法、创意设计的形态处理原则、创意设计的层次及最新发展趋势、跨界混合车型创意设计方法、造型创意设计实践等内容。读者通过深入阅读本书可基本了解和掌握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思维方法、设计流程、设计技巧与相关技术。
本书根据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最新技术,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汽车造型设计工作以及设计教学工作的部分成果编写而成。本书可作为汽车造型二维设计表达和汽车造型设计等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供广大有志成为专业汽车设计师的学生、设计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参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热爱和关心汽车造型设计的人们提供一点借鉴与帮助。
本书是作者整理了多年汽车造型创意设计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汽车造型创意设计实践经验著写的。石清吟和蔡振原为本书做了大量的辅助撰写和整理校对工作,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还要感谢为本书顺利出版付诸许多努力的编辑和其他参与者。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同行们指正!
王波
2019年3月
王波,现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教授, 清华汽车造型设计中心主任。2001年进入清华大学汽车系,创建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方向,负责艺术设计主干课程教学。历年来带队指导学生参加汽车造型设计大赛,获多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13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目.录
1 第1章
绪论
1.1.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 / 1
1.1.1.汽车造型设计的概念 / 1
1.1.2.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概念 / 1
1.1.3.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 2
1.2.汽车造型设计发展简述及重要发展时期 / 4
1.2.1.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简史 / 4
1.2.2.时尚与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发展时期 / 4
21 第2章
造型设计创意思维与方法
2.1.创意设计的核心创意设计思维 / 21
2.2.设计调研 / 25
2.3.设计定位 / 27
2.4.意象板 / 28
2.5.以造型为先导的创意设计思维 / 29
31 第3章
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3.1.现有造型设计分析方法 / 32
3.2.影响造型的主要因素 / 32
3.3.基于抽象形态的汽车造型创意设计与分析方法 / 35
3.3.1.抽象形态的概念 / 36
3.3.2.抽象形态法在汽车造型创意设计中的具体流程、
方法及应用案例 / 38
3.4.线-型分析法 / 42
3.4.1.关键线判定 / 44
3.4.2.关键线提取 / 46
3.4.3.线-型比对和分析 / 46
3.4.4.案例分析 / 49
3.5.线-型的造型设计方法及设计草图的画法 / 52
3.6.汽车造型创意设计中的形态处理原则 / 57
63 第4章
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层次及发展趋势
4.1.汽车造型创意设计的三个层次 / 63
4.2.造型创意设计宏观层面发展趋势 / 65
4.2.1.整车姿态 / 65
4.2.2.典型车身比例 / 67
4.2.3.电动智能化趋势 / 68
4.3.造型创意设计中观层面发展趋势 / 68
4.3.1.特征线处理 / 69
4.3.2.形面关系 / 70
4.3.3.反向设计 / 72
4.4.造型创意设计细观层面发展趋势 / 73
4.4.1.灯具设计 / 73
4.4.2.参数化设计 / 86
88 第5章
乘用车车型分类及跨界混合车型创意设计方法
5.1.乘用车车型的基本分类 / 88
5.2.经典混合概念车型的历史演进及特有优势 / 97
5.2.1.SUV的发展历程 / 97
5.2.2.MPV与Minivan的发展历程 / 98
5.2.3.Crossover车型的特有优势 / 100
5.3.目前汽车市场中的主要混合概念车型 / 101
5.4.最新的典型Crossover概念车的组合方式和发展
方向 / 104
109 第6章
汽车造型创意设计流程
6.1.创意设计的前期工作 / 109
6.2.创意设计的基础环节大量绘制草图 / 111
6.3.整体方案的四视图/胶带图的造型探讨与确认 / 115
6.3.1.四视图 / 115
6.3.2.胶带图 / 117
6.3.3.计算机辅助制作四视图 / 126
6.4.计算机辅助造型(CAS)与虚拟现实系统的应用 / 129
6.4.1.汽车造型设计数字化手段的发展 / 129
6.4.2.计算机辅助造型方法与流程介绍 / 130
6.4.3.虚拟现实系统及应用 / 136
6.5.实体油泥模型的探讨与制作 / 139
6.5.1.油泥模型方法介绍 / 139
6.5.2.比例模型制作 / 139
6.5.3.全尺寸油泥模型 / 141
144 第7章
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细节设计
7.1.支撑整车品质感的细节设计 / 144
7.2.进风口的工程技术概况 / 146
7.2.1.进风口设计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散热性能与
进气量 / 147
7.2.2.与进气格栅设计相关的制造工艺 / 147
7.3.进风口造型的设计方法 / 149
7.3.1.进风口造型设计应符合品牌形象的需要 / 149
7.3.2.进风口造型细节设计必须考虑不同的车型定位 / 150
7.3.3.针对不同车型的进风口造型的差异化设计 / 151
7.3.4.相同车型不同款型的进风口造型的差异化设计 / 153
156 第8章.
汽车造型创意设计作品赏析
16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