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母亲在黄土盘成的炕上生养了我时,就注定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的*声啼哭,*次谛听,都必然和黄土发生联系,也注定了我一生的命运,离不开生养我的黄土地。然而,当年并未觉得,甚至一心想要逃离。以为逃离,才能成就自己。可当某天真的离开那片土地时,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故乡,故乡在我,也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想往,只好在深夜里,用零星的文字弥补心上的缺,以期这种方式,自我救赎,回归我的黄土地。
土地是文学的根作者 韩乾昌刘亮程先生说,炊烟是村庄的根。在我看来,土地是文学的根。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最辉煌的成就,是在乡土文学领域所取得,这大概不是偶然。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依附于这种文明下的文化,必然带着天然的乡土气息。具体到典章、制度、伦理、艺术等等,都围绕着土地展开。封建时代的帝王,赖以巩固统治的基础,便是不断开疆拓土。对功臣最高的封赏,就是土地。而诸侯与造反者所梦寐的,归根到底,不外乎还是裂土封王。几千年的历史,仿佛一个打不破的螺旋,看似在进步,在获得向上的力量,却依然是原地打转。一直到了民主革命时期,寻求各种真理和各种解决的办法。最后的本质,还是通过一场关于土地的革命来实现。可以说,共产党最初的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建立,其核心便是解决了几千年以来悬而未决的土地的归属问题。某种程度上,国民党的失败,不在于理论和装备,是败给了一句打土豪、分田地。话题开得有些大,暂且不提。时至今日,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可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无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起码,在思想领域,还抱着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即便在城市里获得巨大成功,可梦想依然是回归乡野。因此,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感到许多现实里的人情世故,依然是乡土文化的延续。比如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囤积不动产意识等,本质都是依附于乡土观念的产物。可以说,今天,许多的中国人,住在城市里,却依然只在努力的学习着怎么做城市人。虽然一纸户籍和一栋栋高楼大厦,把传统伦理观念肢解得支离破碎。可一旦被某个情怀触发,被某种共同的记忆所牵引,他们必然再次显露田园本色。过春节的回家潮便是明证。这,在于一种千年来形成的家国情怀。中国人爱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的家。而家是什么?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亩三分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少在城市里打拼的人,骨子里还是农民,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在耕耘。当然,这种状况不会一直延续下去,但在可见的未来几代人,还将持续。这,是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归结于文学来说。文学,源于语言。而语言源于交际的需要。传统中国社会是靠家族伦理来维系的。一块土地聚拢一些人群,一些人群产生一些文化。在大的前提下,形成有共识的大文化,又保有地域特征鲜明的小文化。语言和文字最初是来源于劳动,来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来自祭祀,来自礼仪。而这些,都离不开土地。传统生存手段必然导致人群的抱团取暖,必然导致特定的伦理和人身依附关系。而这种伦理与依附关系下的语言必然是生活化的,因而也必然是生动而鲜活的。于是,就为文学的保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城市的生活秩序是割裂的,碎片化的。人际交流不再是社会交往的必须。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多元,更多趋向人与机器间的交互。再加上语言的普通化、标准化,语言本身的生命力和特色在退化与弱化。所以,我们也有优秀的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却远不如乡土文学那么璀璨动人。在于,如今的城市化的尚未彻底,为传统文化和表达留存了余地。而城市文化尚在由边缘尝试向核心走去,则保留了另一种发展方向。相对于城市文化,乡土文化是至今还保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依然生动的文化。到今天为止,许多成熟的作家,大部分还都是出身农村。比如路遥、贾平凹、莫言等。而新的作家群体尚在成长,远未成熟。就读者而言,目前的主流读者群,依然还是成长于乡土文化之下的那一批。从鲁迅的发轫开端,到沈从文等人的光大,再到以路遥、贾平凹、莫言为代表的当代最高成就。读者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阅读惯性。潜意识里把乡土文学等同于真正的严肃文学。虽说也曾有张爱玲等人为代表下的城市文学,而且也取得了瞩目成就与非凡影响。但终究不是主干。虽说近年来被许多新生代读者认可的网络文学逐渐崛起,并在落寞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领域掀起波澜,但其碎片化阅读和标准化生产的本质还未根本改善。也许假以时日,等这批作家有了更深的阅历和更牢的根基以后,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了,可能会达成新的文化生态,但目前还无法形成撼动主流文学地位的气候。我们目前之所以还认为乡土文学是真正的严肃文学,在于写作者和阅读者都在小心翼翼守护着自己的根。乡土文学恰是根文学。对于传统文化下的中国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原乡。这是一种不自觉下的自觉。于是,一如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路遥的陕北。之于阅读者来说,就是跟随他们的笔触,寻找自己的精神原乡。中国人喜欢说落叶归根,不完全在于死后埋在哪片黄土下,还在于活着时,心里有一块可依赖的土地。而文学,就植跟于土地。这土地,当然更多指的是身心皆可触摸、可亲近的土地,而不是钢筋混凝土禁锢下的土地。如此一来,乡土就成了中国人心中最后一方活着的土地。虽然在当前背景下,许多曾热烈的土地难免凋敝,但终究一息尚存。当我们谈到土地,几乎就等同于乡野间的广大的土地。只有那里的土地能给我们开阔的心胸,展望的视野,厚重的根基,不朽的情怀和借以文字可表达的洪荒与苍凉、魔幻与迷离。而这些,正是文学最迷人最打动人的地方。城市文学确实不乏精彩,但终究小了格局,缺了情怀,局限了视野。与此相印证的是,在中国的高楼大厦里,电视机播放最多最感人的,依然是脱胎于乡土文学的影视剧。一部反映乡村人喜怒哀乐的剧,可以让身在城市的人涕零落泪,这一点不奇怪,因为许多人依然心在乡野,魂在田园。于个人而言,我笔下之所以多乡野,多田园,多小人物。一来是大趋势下的惯性,二来是无法割舍的土地情结和小人物情结。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品性,塑造了某种天然的基因。来城市生活二十几年时间,骨子里始终觉得是异乡人。因为脚下踩着的,不是故乡的土地。甚至不是土地,而是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喜欢写小人物,在于这世界从来都是关于英雄们的、荡气回肠的传奇,却鲜有小人物的油盐酱醋里的悲欢离合。我想,作为一个人,来世上一遭,总该留下些什么的。即便是一声叹息。倘若连一声叹息都不存在,经年后,后人如何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来过,我们自己在离去时,又该如何证明自己曾站在这里。总不能把一切都托付于尘埃。也因此,我喜欢用方言写作。在我看来,方言是活的语言,是心灵的语言。而被普通化和标准化的语言,只是为了方便交际。我总担心,担心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彻底忘记了自己的语言,这等同于忘记了自己的祖先。虽说,许多离开乡村的人,曾经一如厌弃自己的出身一样厌弃自己的语言,努力摆脱这种符号化的标签。但我担心他们总有一天要面对他们自己和子孙的追问我们从哪里来?那时,该如何回答?当然,深知自己的浅薄渺小,可依然要做出浅薄渺小的努力。在有生之年,以自己苍白的文字记录抚养自己的土地,记录这土地上人们曾说过的语言,记录他们的琐碎与卑微。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来世上一遭,本身就可歌可泣。关于生活,无论你是伟大还是卑贱,所有曾发生的事,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这所有一切,都离不开曾抚养你的土地。在我看来,土地,是文学的根。
韩乾昌,汉族,甘肃天水张家川人,现居兰州。七零后暖男一枚,热爱文学,崇尚自由,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悲悯的现实主义者,有作品散见文学刊物。
田野芬芳
阿阳
张家川,一座叫阿阳的城
炕
麦
家乡的大戏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年
过年
灯盏里的元宵
社火
咥
乡关何处
浆水
搅团
馓饭
玉米面疙瘩
舌尖上的牛肉面
乡愁,是一碗炒面
张家川锅盔
麻籽
甜杆
四季回响
没有生日的母亲
父母的爱情
母亲的房子
母亲的园子
写在我的生日
有了妈就有靠山
又是一年清明时
总有一些胖,那是幸福的肉肉
我三妈
七婆
钱
电褥子,八斤,堂婶,故乡……
天地人心
偷果子
想起四中
一趟九十年代的班车
饺子
两件小事
湫里
回不去的村庄
想起故乡,我就心疼
淡淡
老张
后记
当我写村庄的时候,我在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