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培养研究与实践》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了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培养的“二维四梯度”模式与路径,划分师资队伍培养的“四梯度”,确定各梯度相应的条件、职责、待遇和培养目标。以“选拔与培养”,“支持与发展”两个维度,设计适合不同梯度教师的培养方式与途径。构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下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通过激励、考核与投入等保障措施,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实现个人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是国家从宏观上对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明确要求。
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基,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一系列制度改革,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师资队伍的整体规划、师资的有序培养以及教师未来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使得高职院校师资难以取得良性发展。
针对上述不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人事部门着力系统解决这个难题。在全省较早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架构“二维四梯度”有序培养体系,制定“金泉工程”教师培养方案。通过多年的实践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教师培养实现有序成长。
该校人事处贾平老师主持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有序培养研究与实践”,利用工作之余,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师资队伍建设的文献资料,结合工作实践总结提炼,形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培养研究与实践》。本书对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工作具有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书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案例,构建“二维四梯度”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培养模式,促进高职教师培养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梯度”是培养路径,也是教师发展的阶段性愿景目标,是实现梯度目标的一整套途径方式,即“串珍珠”;“维度”是一整套明确的选拔规则制度,即“诊改机制”。“二维四梯度”有序培养模式根植于学校和教师实际,突出培养的有序性,体现校本位的特征,它是自上而下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行为,这种行为其实质就是一种制度,制度就是一种稳定持续的行为模式。通过这种稳定持续的行为模式,促进教师具备一个自我发展的稳定预期目标,为教师插上发展的翅膀,最终实现个人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大课题,这本论著从精准培养的视角对高职院校管理部门以及院系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这应该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是为序。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逻辑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及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研究与实践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研究
第三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管理体制研究
第四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研究——“双师型”素质教师发展视角
第二章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经验分析
第一节 美国社区学院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发展
第三节 新加坡职业教育教师发展
第四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发展
第三章 国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基本状况调查
第一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与特征的比较分析——基于江苏7所示范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分析
第二节 典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个案剖析
第三节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教师发展
第四章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耗散结构认识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高职教师专业“校本生态发展”内涵与系统分析
第三节 运用耗散结构概念的方法程序
第四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耗散结构判定
第五节 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教师发展初探
第六节 高职教师专业“校本生态发展”策略探析
第七节 耗散结构理论下高职院校四梯度教师发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第五章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培养的维度分析
第一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责任主体
第三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第四节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序推进的思考
第六章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有序培养的“四梯度”研究
第一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有序培养的梯度
第二节 各梯度教师的培养目标
第三节 各梯度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第四节 各梯度教师的基本职责
第七章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有序培养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构建体制机制
第二节 各梯度教师的选拔机制
第三节 各梯度教师的培养机制
第四节 各梯度教师的管理与考核
第八章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培养案例
第一节 境内访问学者研修
第二节 境外访学研修
第三节 教师企业实践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