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传》成书于汉代,自汉宣帝倡导迄于魏晋,注讲者仅有尹更始、唐固、麋信、孔衍、江熙、程阐、徐仙民、徐乾、刘兆、胡讷、段肃等十余家,范宁有感于其注讲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不可观,又引《左传》《公羊传》以解此经,文义违反,颇不利于后世,遂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采诸儒同异之说,又参与二三学士及诸子弟各记所识,并言其意,而成《春秋穀梁传集解》,是今存*早的《穀梁传》注解。唐太宗时,杨士勋辅助孔颖达等撰修《左传正义》,乃以一人之力为范注作义疏,分肌擘理,刊削繁复,文清义约,对《穀梁传》作了第二次系统整理与研究,终成《春秋穀梁传注疏》一书。范注与杨疏为穀梁学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穀梁学的学术发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中古以前《穀梁传》一经的研究水平。今据国家图书馆藏宋监本影印。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著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订,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從書籍史的角度觀察,經典文本大多存在一條擴展、衍生的發展脉絡。六藝經籍由最初的經傳别行到二者連綴,再到吸納漢魏古注,又至附入唐宋疏文、音義,實在此等演變之列。其中注疏合刻的發生,始於南宋紹興間兩浙東路茶鹽司刊經,即以單疏本爲主體綴入經注本文字。時至南宋中期約光寧之際,建陽書坊又用經注附釋文本配以疏文,進行了另一種注疏合刻嘗試。此類書版半葉十行,元泰定間據其翻刻,故有宋刻、元翻之别。而宋元書版,又經多次修補,我們在後印本中可以見到較爲複雜的修補形態。清嘉慶間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主要以元刊十行本爲底本,遂成經書通行之本。今日阮刻又有多種印本,十行本對千載之下經書讀本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十行本現存元刊尚多,而宋刊目前僅知《毛詩》《左傳》《穀梁》三種,此次影印的國家圖書館所藏《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二十卷(索書號:A00021),是唯一一部較爲完整的宋刊十行本《穀梁》(以下簡稱完本)。就《穀梁》而言,建陽書坊可能利用了紹熙間余仁仲萬卷堂刊本或同一系統之本,余本則屬於當時出現的新型彙校本,與宋監本系統已逐漸發生偏離。此爲宋刊十行本《穀梁》在經籍版刻譜系及《穀梁》版本源流中的位置。
而十行本的這種影響與地位,也并非成於偶然。該書題作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冠以監本二字,爲坊刻引重之伎。題中亦透露出此書由春秋經、穀梁傳、東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及陸德明釋文構成,從閲讀實際而言,經傳及其衍生文本相對完整、組合形式也較爲合理,可基本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其中核心文本穀梁傳爲七十子後學傳《春秋》之作,具有周秦古書的特徵,即不成於一時一地一人,故無法也不必指實著者。作爲《春秋》三傳之一,《穀梁》的性質近於《公羊》而與《左氏》判然有别,這種關係體現的正是三傳對《春秋》認識上的差异。《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爲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正可見對《春秋》的解釋存在不同方式。《左傳》顯然有别於口受其傳指,據今本可知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應該就是《左傳》以大量的史實敘述來解釋補充《春秋》的記録,自然與所謂口耳授受類似《公》《穀》之學者不同,這是欲讀三傳不能不曉之事。具體到《穀梁》的閲讀,此傳又與《公羊》同源而异流,可能需要在對讀中理解二者的同與异。前賢比義,多從异處著眼,實則同的部分也應矚目。
此部完本原書裝爲四册,每册卷前均有1924年3月28日吴德亮另紙填寫的檢查記録。書中鈐有學部圖書之印朱文正方印、京師圖書館收藏之印朱文長方印,知爲國圖前身京師圖書館舊藏,或即趙萬里先生《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以下簡稱趙目)卷一著録爲宋刻明印本者。書版多爲細黑口,版心上大都不刻字數、版心下無刊工名,疏文釋曰前多空一格而無〇符號。這些版式上的特徵是元翻本所不具備的,而與南宋建陽書坊劉叔剛一經堂刻本版式相符。但《穀梁》并無劉叔剛刊書木記,應爲建陽地區其他書坊所刻。該本宋刻葉之外,間有部分補刻葉。張麗娟先生曾指出,這類補刻葉仍爲細黑口、無字數、無刊工,與元刊十行本版心白口、上刻大小字數、下有刊工的情況不同,其修補後印的時間當在元翻之前。經進一步查檢,此本中還有一些補鈔葉,分别位於范甯序第十一葉、隱公卷一第七葉、宣公卷十二第二至四葉、卷十二第十三至十五葉、成公卷十四第十二至十四葉、襄公卷十五第一至十二葉、定公卷十九第七至十二葉,凡二十九葉。補鈔字體又大致可分爲兩類,可見并非同時鈔寫:一類與刻版字體較爲接近,如卷十二第十五葉、卷十四第十三至十四葉、卷十五第一至十二葉。其中卷十二第十五葉字體悉仿元刊葉,且個别字形寫法特殊亦自元刊而來。一類近於明代版刻中的方體字,如范序第十一葉、卷一第七葉、卷十二第二至四葉、卷十二第十三至十四葉、卷十四第十二葉、卷十九第七至十二葉,應是明人因當時習慣補鈔而成。這兩類補鈔葉釋曰前均有〇符號,且其中闕字之處多爲元刊葉殘損之處,故知多以元刊本爲鈔補底本。
(节略)
范宁(约339年约401年),又作范甯。东晋大儒、经学家,徐、兖二州刺史范汪之子、《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祖父。官至豫章太守,封阳遂乡侯。范宁推崇儒学,反对何晏、王弼等的玄学。所撰《春秋榖梁传集解》,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阮元收入《十三经注疏》,是保留汉、魏以来春秋谷梁传之学的重要作品。杨士勋,生平爵里无考,可能与孔颖达为同时人而又略早于孔氏。
第一册目録
序……3
卷一 隱公……25
元年……25
二年……39
三年……46
卷二 隱公……55
四年……55
五年……59
六年……64
七年……65
八年……69
九年……73
十年……76
十一年……78
卷三 桓公……81
元年……81
二年……86
三年……92
四年……96
五年……98
六年……103
七年……105
卷四 桓公……107
八年……107
九年……111
十年……112
十一年……114
十二年……116
十三年……118
十四年……120
十五年……125
十六年……127
十七年……128
十八年……129
卷五 莊公……133
元年……133
二年……140
三年……142
四年……146
五年……149
六年……150
七年……152
八年……155
九年……157
十年……161
十一年……164
十二年……165
十三年……166
十四年……168
十五年……169
十六年……170
十七年……171
十八年……173
卷六 莊公 閔公……179
莊公
十九年……179
二十年……180
二十一年……181
二十二年……182
二十三年……185
二十四年……189
二十五年……194
二十六年……196
二十七年……198
二十八年……202
二十九年……206
三十年……207
三十一年……209
三十二年……211
閔公……214
元年……214
二年……217
第二册目録
卷七 僖公……1
元年……1
二年……7
三年……12
四年……15
五年……23
卷八 僖公……31
六年……31
七年……32
八年……33
九年……36
十年……42
十一年……46
十二年……48
十三年……49
十四年……50
十五年……52
十六年……57
十七年……60
十八年……62
卷九 僖公……67
十九年……67
二十年……69
二十一年……70
二十二年……72
二十三年……76
二十四年……78
二十五年……79
二十六年……81
二十七年……84
二十八年……86
二十九年……92
三十年……92
三十一年……95
三十二年……97
三十三年……98
卷十 文公……103
元年……103
二年……106
三年……112
四年……114
五年……115
六年……118
七年……122
八年……125
卷十一 文公……131
九年……131
十年……134
十一年……135
十二年……137
十三年……141
十四年……143
十五年……148
十六年……151
十七年……153
十八年……154
卷十二 宣公……157
元年……157
二年……161
三年……165
四年……166
五年……167
六年……169
七年……169
八年……170
九年……175
十年……177
十一年……180
十二年……182
十三年……183
十四年……184
十五年……184
十六年……188
十七年……189
十八年……191
卷十三 成公……195
元年……195
二年……199
三年……205
四年……208
五年……208
六年……212
七年……213
八年……217
第三册目録
卷十四 成公……1
九年……1
十年……6
十一年……7
十二年……8
十三年……9
十四年……12
十五年……13
十六年……17
十七年……22
十八年……26
卷十五 襄公……29
元年……29
二年……31
三年……33
四年……35
五年……36
六年……39
七年……40
八年……42
九年……43
十年……44
十一年……49
十二年……52
十三年……53
十四年……53
十五年……55
卷十六 襄公……59
十六年……59
十七年……60
十八年……60
十九年……62
二十年……65
二十一年……66
二十二年……67
二十三年……68
二十四年……69
二十五年……71
二十六年……74
二十七年……76
二十八年……78
二十九年……79
三十年……82
三十一年……88
卷十六 昭公……89
元年……89
二年……91
三年……92
四年……93
五年……96
六年……97
七年……98
八年……99
九年……105
十年……106
十一年……106
十二年……111
十三年……113
卷十八 昭公……121
十四年……121
十五年……122
十六年……123
十七年……124
十八年……125
十九年……126
二十年……128
二十一年……130
二十二年……131
二十三年……132
二十四年……137
二十五年……137
二十六年……140
二十七年……142
二十八年……143
二十九年……144
三十年……145
三十一年……146
三十二年……148
卷十九 定公……151
元年……151
二年……160
三年……161
四年……162
五年……169
六年……170
七年……170
八年……171
九年……173
十年……174
十一年……177
十二年……178
十三年……179
十四年……181
十五年……183
卷二十 哀公……187
元年……187
二年……193
三年……197
四年……198
五年……201
六年……201
七年……203
八年……205
九年……206
十年……206
十一年……207
十二年……208
十三年……212
十四年……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