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家,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其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
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生涯中,外交和军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兵法》(又译《战争术》)就是借助对话这一文学样式,集中阐释他的军事思想。这也是马基雅维利生前发表的*作品。西方不少伟大的军事家,包括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786)和拿破仑(1769-1821),都受到过马基雅维利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1780-1831)是与拿破仑同时代的军事理论家,在他的《战争论》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基雅维利的影子,他本人也曾称赞马基雅维利对军事的判断很有道理。
遗憾的是,比起《君主论》和《李维史论》,国内对《兵法》的研究极其有限。因为钟爱永久和平的现代学者已经不爱谈论甚至厌恶战争。但马基雅维利以为,战争恰是政治社会的首要前提,军队才是维持一国之根基,因此君主也必须是懂得战争技艺的统帅。他的《兵法》一书专论君主与战争技艺的关系,在整个16世纪一直受到高度推崇,这本《君主及其战争技艺马基雅维利<兵法>发微》精选了9篇解读《兵法》的论文,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地接近文本,发掘马基雅维利在《兵法》中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意蕴,以期重启国内学界对《兵法》的研究。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政治思想领域的杰出代表,也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甚至被称为现代*人。但另一方面,他在何种意义上是现代性的奠基人和*人,却又聚讼纷纭。无论如何,鉴于他的思想影响,在他之后所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家,都不得不对他的思想表态。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及《李维史论》等重要作品为他赢得了邪恶的教诲师的称号,也使思想史上有了马基雅维利主义这样一个名称。比起这些身后出版的作品,《兵法》是他生前出版的*作品,但却显得*不马基雅维利。何以如此?
这部精编的《君主及其战争技艺》多视角、多层面、立体式地接近文本,回答了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有力地补充了国内目前还非常贫乏的《兵法》研究。
娄林,中国人民大学古典班讲师,《经典与解释:辑刊》的主编,并主编经典与解释大型系列丛书之子系列品达注疏集历代论语注疏丛编古希腊诗歌丛编。著有专论品达的《必歌九德》,译著多部,涉及尼采、品达及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研究。
译者张培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在读博士,本科期间曾入中国导弹军服兵役两年,后返回母校攻读古典学硕士、博士至今。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学术背景,使他成为这本书的译者的不二人选。
目录
编者说明娄林1
《兵法》引论曼斯菲尔德13
重审马基雅维利的《兵法》克里斯51
《兵法》中修辞术的军事德性维特霍夫77
马基雅维利与战士的修辞术雷蒙迪94
敌对行动中的政治:
马基雅维利的《兵法》斯帕克曼115
君主及其战争技艺:
马基雅维利的军事平民主义温特135
马基雅维利的军事方案及其《兵法》霍恩奎斯特164
奠基者皮特金185
《兵法》的新秩序:重塑古代事物林奇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