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以组群城市淄博为例
定 价:86 元
- 作者:王晓原,田伟 著
- 出版时间:2018/5/1
- ISBN:9787564361655
- 出 版 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U984.191
- 页码:34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以组群城市淄博为例》是作者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将多年在城市与交通互动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总结而成的。以典型组群城市淄博为例,从城市生长、城市交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生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长对交通系统发展的要求,研究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交通系统对组群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组群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的耦合作用机制及协调生长策略,并结合淄博实践的相关案例工程开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耦合作用机制及协调生长策略等示范应用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以组群城市淄博为例》可以为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特色小城镇发展、交通运输与规划、交通工程以及其他多学科交叉领域从事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发展研究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当前我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勃发新的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城的更新演进、新社区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空间面临着重构、再造、转型的机遇。
本书是在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城市与交通互动发展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和项目实践编写而成的。淄博是一座典型组群特色的城市,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稳步推进,淄博市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出现新的格局,全市居民的出行产生更多新要求。全书以淄博市为例,在分析组群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耦合作用机制及协调生长策略的基础上,映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基于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立淄博市城市未来的发展蓝图。全书主要内容共分为7章:第一章,简述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城镇化、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叙述;第二章,研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长的相关内容,指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网络多核组群城市衍生的必然性;第三章,分别从新型城镇化背景T网络多核组群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生长质量两方面着重论述其对交通系统的发展要求;第四章,在分析交通出行行为与交通方式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从交通可达性和交通建设时机、时序等方面阐述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作用机制;第五章,对城市空间和交通系统自身协调分别作以分析与论述,阐述组群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的耦合作用机制及协调生长策略;第六章,以淄博为例,立足于公交都市视野,针对组群城市区间、中心各城区、县以及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以图促进网络多核组群城市淄博中小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安居乐业、经济繁荣、生态和谐的美好城市愿景;第七章,对本书的相关工作做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本书由王晓原、田伟执笔统稿,在编写过程中刘丽萍、刘亚奇、苑慧芳、刘振雪、汪海波、王云云、王方、孔栋、刘菲菲、陈晨、阚馨童、孙懿飞、赵新越、冯凯、张露露等参与了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数据整理工作。此外,王凤群、单刚、苏跃江、黄晓东、王国玲、于良辉、董成国、张晓梅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建议,并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无私帮助。
在开展相关研究和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4CGLJ27)的资助,并得到淄博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特别是淄博市规划局、淄博市交通局、淄博市公共汽车公司等多方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及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王晓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交通运输工程协会青科委常委,淄博市9、10、11届政协委员。
田伟,硕士。1991年1月出生,汉族,陕西延安人。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小城镇发展、城市交通、交通规划和交通仿真等方面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城镇化相关研究
1.3.2 城市空间与交通相关理论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生长
2.1 基本概念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城市生长
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长方式
2.2.1 城市更新
2.2.2 城市演进
2.2.3 城市更新与演进的关系
2.2.4 “互动关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2.2.5 城市更新与演进的影响因素
2.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长过程
2.3.1 空间分析
2.3.2 城镇生长规模与边界
2.3.3 城镇生长分析
2.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网络多核组群城市
2.4.1 网络多核组群城市空间分析
2.4.2 组群关系与规划
2.4.3 组群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2.5 网络多核组群城市特性分析——以淄博市为例
2.5.1 组群城市特点分析
2.5.2 淄博市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5.3 组群城市淄博形态适应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长对交通系统发展的要求
3.1 城市交通系统
3.1.1 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特征
3.1.2 城市交通系统组成
3.1.3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
3.1.4 城市交通系统的复杂性
3.1.5 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目标
3.1.6 城市交通模式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组群城市对交通系统发展的要求
3.2.1 组群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系统发展的要求
3.2.2 组群城市生长质量对交通系统发展的要求
3.3 网络多核组群城市对交通系统发展的要求——以淄博市为例
3.3.1 淄博市城市交通概况
3.3.2 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3.3.3 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3.3.4 交通流时空均衡策略研究
3.3.5 组群特色城市交通拥堵一体化对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交通系统对组群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4.1 交通出行与城市规模
4.1.1 交通出行
4.1.2 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
4.2 交通可达性塑造城市空间
4.2.1 基本概念
4.2.2 局部区域相对可达性提高对空间的影响
4.2.3 城市整体可达性提高对空间的影响
4.3 交通建设时机与时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4.3.1 交通建设时机的作用机制
4.3.2 交通建设时序的作用机制
4.3.3 最佳交通建设时机的确定
4.4 交通成本与城市次核心的形成
4.4.1 交通成本对城市更新演进最优规模的影响
4.4.2 交通成本对城市次核心形成的影响
4.5 网络多核组群城市TOD发展战略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4.5.1 TOD理论
4.5.2 TOD主要内容
4.5.3 淄博市TOD战略
4.5.4 淄博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4.6 网络多核组群城市交通微循环与院落式街区的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4.6.1 院落式封闭式小区布局形成及历史发展
4.6.2 院落式封闭小区的利弊
4.6.3 交通微循环与院落式街区的融合发展
4.7 网络多核组群城市主干道两侧高密度高强度开发模式下交通流优化策略研究
4.7.1 主干道交通运行及交通流特征
4.7.2 主干道两侧的开发模式
4.7.3 主干道交通流及两侧开发强度分析——以淄博市柳泉路为例
4.7.4 主干道交通现状影响评价——以淄博市柳泉路为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组群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的耦合作用机制及协调生长策略
5.1 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的耦合作用
5.1.1 耦合内涵与目标
5.1.2 耦合模式
5.2 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系统发展的协调生长策略
5.2.1 城市空间协调生长
5.2.2 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生长
5.3 城市空间和交通系统协调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3.1 交通属性分析与土地的使用
5.3.2 土地使用和城市交通外部性的相互影响
5.4 协调生长策略
5.4.1 协调生长功能
5.4.2 协调生长框架
5.4.3 协调生长策略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淄博的实践
6.1 淄博市“十字型”通道轻轨发展可行性研究
6.1.1 基于TransCAD的淄博市交通宏观仿真实验平台构建
6.1.2 参数标定及校核
6.1.3 交通需求预测
6.1.4 “十字型”通道轻轨发展可行性研究
6.1.5 “十字型”通道可行性研究在宏观仿真实验平台下的测试分析
6.2 综合协同发展战略下淄博市张店区发展模式研究
6.2.1 基于TransCAD的张店区交通宏观仿真实验平台
6.2.2 张店区交通发展模式在宏观仿真实验平台下的测试分析
6.3 淄博市临淄区公交规划研究
6.3.1 基于TransCAD的临淄区交通宏观仿真实验平台
6.3.2 临淄区公交规划研究
6.3.3 临淄区公交规划在宏观仿真实验平台下的测试分析
6.4 淄博市高青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研究
6.4.1 高青县区位与城镇布局分析
6.4.2 高青县人口与经济发展
6.4.3 淄博市高青县城乡现状分析
6.4 4淄博市高青县交通组织发展战略
6.4.5 高青县城乡公交需求预测
6.4.6 高青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方案
6.5 淄博市公铁联运站交通组织仿真研究
6.5.1 基于VISSIM的公铁联运站交通中观仿真实验平台
6.5.2 交通组织方案的研究
6.5.3 交通组织方案在中观仿真实验平台下的测试分析
6.6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创新及独到之处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