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先生倡导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文心雕龙创作论》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在六十年代特殊的氛围里,在长期忽视对艺术性的探索的现实环境下,该书尝试以古代文论揭示文学的一般规律,以多年的心血……无论在材料上,方法上,观点上,用尽力气去做,成为该研究领域功底深厚又具开创性的权威著作。
读《文心雕龙》可以了解我国从先秦到南朝齐代的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的原则与脉络,文学体裁的分类与流变,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的标准与风格。总之,它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部文学百科全书。本书为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关于《文心雕龙》研究专著,对于刘勰生平身世、思想变化,以及《文心雕龙》的文化脉络、思想结构、关键概念等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同时还收录了作者关于《文心雕龙》的一系列谈话、讲稿等。是一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经典专著。
1920年生于湖北武昌。20世纪30年代开始写作,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1949年后任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新文艺出版那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长。1955年受到胡风案件牵连。1981年平反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等。2008年病逝于上海。
小引
序
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
《灭惑论》与刘勰的前后期思想变化
刘勰的文学起源论与文学创作论
《文心雕龙》创作论八说释义小引
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关于创作活动中的主客关系
〔附释一〕 心物交融说物字解?
〔附释二〕 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龚自珍的出入说
〔附释三〕 审美主客关系札记
释《神思篇》杼轴献功说关于艺术想象
〔附释一〕 志气和辞令在想象中的作用
〔附释二〕 玄学言意之辨撮要
〔附释三〕 刘勰的虚静说
释《体性篇》才性说关于风格: 作家的创作个性
〔附释一〕 刘勰风格论补述
〔附释二〕 风格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关于意象: 表象与概念的综合
〔附释一〕 离方遁圆补释
〔附释二〕 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
〔附释三〕 关于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点说明
〔附释四〕 再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
释《情采篇》情志说关于情志: 思想与感情的互相渗透
〔附释一〕 《辨骚篇》应归入《文心雕龙》总论
〔附释二〕 文学创作中的思想和感情
释《镕裁篇》三准说关于创作过程的三个步骤
〔附释一〕 思意言关系兼释《文心雕龙》体例
〔附释二〕 文学创作过程问题
释《附会篇》杂而不越说关于艺术结构的整体和部分
〔附释一〕 文学创作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附释二〕 整体与部分和部分与部分
释《养气篇》率志委和说关于创作的直接性
〔附释一〕 陆机的应感说
〔附释二〕 创作行为的自觉性与不自觉性
附录
《文心雕龙创作论》初版后记
《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
《文心雕龙讲疏》日译本序